第55章 白话惊江南 (第2/3页)
有什么才情?“
我捏紧象牙骨扇,脸上仍端着得体的笑。这些闺秀背后站着谁,用脚趾头都想得到——佟家虽倒了台,可江南这些门生故旧,怕是早被喂得脑满肠肥。
“皇上驾到!“
楼内霎时静得落针可闻。康熙穿着靛蓝常服进来,腰间却挂着白日那块残玉。我心头一跳,忙低头行礼,却听见他道:“宁妃,坐朕身边来。“
满座哗然。
紫衣少女的团扇“啪“地掉在地上。我款款上前,瞥见她袖口绣着朵若隐若现的芍药——针脚与佟贵妃香囊上一模一样。
“今日不拘虚礼。“康熙抬手示意乐师起奏,“听闻江南才女云集,朕倒要开开眼界。“
知府立刻推上来几个闺秀。黄衫那个先吟了首《咏柳》,咬字糯得能拉丝;紫衣的接着唱和《春江月》,七言律诗对仗工整得像尺子量出来的。
“久闻宁妃娘娘出身满洲贵胄...“紫衣少女忽然转向我,眼角那颗泪痣闪着狡黠的光,“不知可否赐教一二?“
楼外潮声隐隐,我望着她发间那支点翠簪——簪头分明是只蝎子!苗疆五毒教的标记,竟敢明目张胆戴出来?
“本宫粗通文墨...“我慢条斯理抿了口龙井,“比不得各位姑娘家学渊源。“
“娘娘过谦了。“黄衫少女突然笑吟吟捧上纸笔,“钱塘潮天下闻名,不如就以'观潮'为题?“
满座名媛都抿着嘴笑。我指尖摩挲着茶盏上凸起的莲纹,忽然想起学生时代背过的那些现代诗。余光里,康熙正把玩着玉佩残角,目光却落在我妆匣上。
“拿墨来。“
我猛地撂下茶盏。阿瑾忙铺开洒金宣纸,我提笔蘸墨,腕子悬在纸上三寸——要写就写个惊天动地的!
“浪拍岸,人惊叹——“
第一句落下时,满座响起压低的嗤笑。可当我运笔如飞写下“潮去潮来,不过百年“时,笑声渐渐变成了抽气声。
“千古兴亡多少事?“我笔锋陡然一转,墨迹如刀劈斧削,“浪淘尽,英雄血!“
最后一笔狠狠划破宣纸,像道闪电劈开暮色。满座鸦雀无声,连乐师都忘了拨弦。紫衣少女脸色煞白,黄衫那个更是不自觉念出声:“...潮去潮来,不过百年...“
“好!“
康熙突然击掌,惊飞檐下一串铜铃。他夺过诗稿,眼中燃着我从未见过的亮光:“白话入诗而意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