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23异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23异议 (第2/3页)

够轻易夺取洛阳,但鲜卑精锐却不能长期驻守在洛阳。

    因为北魏的都城在平城,还需防备柔然入侵。

    鲜卑精锐不在,即使拿下了洛阳,也根本守不住刘裕的反扑。

    所以拓跋嗣直到刘裕病故以后,才敢南下。

    “或可坚壁清野,据守城池,待敌自退。”拓跋嗣改口道。

    坚壁清野,说白了,就是放弃经营,只要守住城池即可。

    长孙嵩闻言,苦笑着反问道:“如此,纵得河洛,又有何益?”

    还是回到了安同提出的问题上,这时候南征,就是一场注定亏本的买卖。

    拓跋嗣无言以对。

    长孙嵩趁热打铁:“陛下,与其南下阻碍晋人,不如吞并夏国,壮大己身,只有自身的强大才是根本。”

    安同当即附议,其余四部大人也纷纷表态支持。

    当然,最主要的是因为攻取朔方有利可图,而南下洛阳,在他们看来,完全是出力不讨好。

    拓跋嗣原本坚定的内心也被动摇了。

    他其实知道自己是正确的,一旦坐视刘义真平定中原,可谓后患无穷,但地缘注定了北魏在解决柔然威胁之前,无法全力南下。

    “众卿所言有理。”拓跋嗣颔首道。

    在六部大人全都反对的情况下,纵使拓跋嗣贵为天子,也不能固执己见。

    “陛下圣明。”长孙嵩、安同、奚斤等六人异口同声道。

    六部大人走后,拓跋嗣再度传召崔浩,得知拓跋嗣放弃南征,崔浩并没有坚持。

    二人商议了西征的具体事宜后,崔浩告退。

    走出大殿,崔浩暗自叹息:“中原若定,河北将永无宁日。”

    安同、长孙嵩他们说的道理,崔浩其实都懂。

    但人都有自己的立场。

    崔浩出自清河崔氏,他的父亲崔宏是六部大人的前身,八公之一,崔浩自己又深受拓跋嗣的信任,才能出众,河北士人皆以崔浩为领袖。

    河东号称表里山河,易守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