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41 醉翁题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41 醉翁题词 (第2/3页)

 他驻足墙前,摇头晃脑地诵读道: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注)

    好词!

    吴铭心中暗赞,具体好在哪儿他当然说不上来,既然是醉翁写的,自不会差。

    刚冒出这个念头,忽闻一声清脆的赞叹:“好词!”

    扭头看去,不禁一愣。

    只见一陌生女子款款走近,小盘髻,玉插梳,金耳坠,纱罗抹胸紧裹着饱满的曲线,外罩花青罗褙子,腰间系缀珠香罗带,一袭棱格花草纹的齐腰百褶裙随脚步轻摆。

    唇如点绛,颈似凝脂,愈发衬得脸庞艳若桃花。

    “奴家久闻吴掌柜大名。”

    女子走至近前,盈盈一福。

    “徐娘子说笑了,吴某不过一介庖厨,无甚名气,徐娘子才是名满京城。”

    场面话谁不会说?

    心里未必这么想。

    吴铭甚至怀疑对方根本看不出醉翁这首词好在哪里,真要问起,她只怕也和自己一样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千万不能高估了民间艺人的文化水平,教坊的乐伎另当别论。

    但有一说一,徐婆惜确实漂亮,不同于走清纯路线的刘师师,她举手投足无不透着妖娆之美,怪不得两家粉丝掐得这么厉害。

    “吴掌柜也懂诗词?”

    “略懂一二。”

    吴铭这话说得没什么底气,毕竟,他的诗词积累仅限于学生时代背过的那几十首,说是略懂一二未免夸大。

    但听在徐婆惜耳朵里却成了自谦之词,心里更加笃定吴掌柜来历非同一般,寻常庖厨岂会对诗词歌赋感兴趣?

    “听孔三传说,吴掌柜亦通音律?”

    “嗯……略懂一二。”

    “那……”徐婆惜忽然靠近半步,微微仰首凝望,眼波流转,顾盼生媚,“奴家近日新作了琵琶曲,可否向吴掌柜请教?”

    有淡淡脂粉香气扑鼻,夹杂着缕缕杏花芳香,想是应季的新品。

    吴铭婉拒道:“该吃午饭了,改日吧。”

    再聊下去就要露馅了,他想开溜,徐婆惜却不依不饶:“听闻贵店旬休日歇业,吴掌柜若有闲暇,不如来奴家阁中一叙,非是应酬,只以乐会友,可好?”

    “下次一定。”

    吴铭嘴上敷衍着,心里不禁有些纳闷。他可以理解对方为了独占吴记的客源而讨好自己,但做到这种程度是不是有点自降身份了?再怎么说,她也算是个名角儿。

    要说她单纯想以乐会友,吴铭是万万不信的,天天熙熙皆为利来,定然有所图,不是图财,就是图……色?

    “徐娘子稍待,开饭时,吴某差二郎来唤。”

    吴铭拱了拱手,立刻脚底抹油。

    望着吴掌柜的背影消失于转角,徐婆惜脸上的笑意尽敛。

    她入行十余载,最擅察言观色,如何看不出吴掌柜的敷衍之意?

    送上门的花儿竟也不摘,倒是稀奇。

    莫非消息有误?此人并非不入勾栏,实是早已阅尽春色?

    真是谜一样的男人……

    谜一样的男人此时回到了川味饭馆,将醉翁题词于壁的事告诉老爸。

    吴建军的第一反应是:“可以慢递过来吗?”

    “……”

    吴铭没好气道:“你想啥呢?墙壁怎么寄啊?总不可能把雅间拆了吧?”

    他算是看出来了,但凡值点钱的东西,老爸都想寄到现代珍藏。

    “此言差矣!”吴建军义正辞严,“跟钱没关系,我纯粹是为了提升咱们吴氏门宗的底蕴!”

    “底蕴靠的不是外物,而是内在,你平时多看点书比什么都强。”

    这话吴铭以前常听老爸老妈说,没想到有朝一日,他能反过来教育老辈子。

    莫名有点暗爽,就是后脑勺有点疼。

    吴建军一巴掌拍在儿子后脑勺上:“注意你的态度!让你编个族谱,你还真把自己当祖宗了?”

    “……说正经的,蟹酿橙的反响怎么样?”

    “好得很!味道咱都尝过,没得说,主要是正宗,你是没见着徐爷兴奋成啥样了,估计明天还得来……”

    吴铭乐了。

    正宗是必然的,从原料到掌勺的厨娘都是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