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66 群起而谏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66 群起而谏之 (第2/3页)

起一枚卤鹌鹑蛋,张嘴咬下,醇厚的咸香立时涌出,蛋白紧实弹牙,蛋黄浸润卤汁,层层迭迭的香味裹挟着蛋香弥漫开来,极丰富又极浓郁。

    端的好滋味!

    李宪惴惴不安地望着张供奉,唯恐对方责备自己办事不力。

    张茂则却不言语,只一味吃菜,神色亦瞧不出丝毫端倪。

    李宪心下焦急,却不敢出声惊扰。

    良久,张茂则终于搁下竹签,吩咐道:“你去殿中省走一遭,命司膳将吴记进献之肴,即刻送至凝晖殿。余下之事,我自会处置。”

    闻听此言,又见张供奉并无责备之意,李宪悬着的心总算落回肚皮里。此时的他已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躬身应诺,急急赶往殿中省。

    回到御厨房,猛地瞧见那原本满满一盘的卤味竟已显著“缩水”,李宪不禁一愣。

    虽说尝验乃司膳之责,但尝得未免也忒多了些!

    由己度人,这司膳多半也是嘴馋……

    李宪并未多管闲事,只传达张供奉之命。

    “???”

    陈俊错愕不已,未至开宴时辰,何以提前上菜?况且,凝晖殿并非宴饮场所。

    心下虽有疑虑,但既是张供奉之命,他便没有多问,立时依言照做,将吴记卤味换用尚食局的器皿盛装,送至凝晖殿。

    ……

    “官家——”

    张茂则躬身入凝晖殿问安。

    赵祯搁下手中札子,抬眼问道:“可是宴饮时辰到了?”

    “尚未。吴记进献的肴馔已送至宫中,司膳尝验后,言其滋味甚佳。奴婢见官家案牍劳神,便擅作主张,命司膳先将此味呈献御前,请官家尝鲜。另有一事需禀明圣听。”

    赵祯微微颔首:“善。”

    张茂则朝殿外略一示意,陈俊立时捧盘而入,奉上盘箸:“启禀官家,此乃吴记川饭进献之肴:卤味拼盘。”

    赵祯望向盘中酱色油亮的菜肴,卤味他自然吃过,但酱色如此深浓的卤味,却是头一回见。观之便知滋味浓郁,引人口齿生津。

    他举筷夹起一片卤藕送入口中。

    “咔嚓!”

    藕片仍保留着脆感,卤汁的咸香醇厚与繁复的香气交织,霎时充盈齿颊,竟是越嚼越香。

    妙哉!

    赵祯展颜而笑:“此庖手艺委实不俗,虽只是寻常卤味,滋味却较尚食所制更为丰富。此菜竟非吴记招牌,却不知其招牌菜为何?”

    张茂则已了解过吴记的详情,立时答道:“听闻该店时常推陈出新,招牌菜随时令而变,每逢节假,还会推出与节日相关的美食。”

    说到这,他取出李宪带回来的食单,翻开后呈于官家眼前:“这是吴记的食单,请官家御览。”

    赵祯夹菜的手不停,抬眼扫过食单,不禁一怔,定睛细瞧,竟全是些前所未闻的菜名!

    他兴致顿生,好奇询问:“这些菜,莫非皆如这卤味一般好滋味?”

    “奴婢不知。听闻欧阳学士是吴记常客,曾亲题匾额相赠,想来应是不差。”

    “竟有此事?”

    赵祯兴致更浓。竟能让欧阳永叔这个老饕亲题匾额相赠,怕不是尝到了人间至味。

    当即做出决断:“那便宣召此人入宫罢。”

    “奴婢正欲禀明此事……”

    张茂则遂将李宪所言细细禀明,末了,说道:“奴婢于庖厨之道实属外行,只是这番言论听着像是推诿之词。这般恃才傲物,倒是有些不识好歹了。”

    这并非他的真实想法,他的想法也不重要,一切取决于官家的态度。

    “推诿之意或有,但要说全然不实,倒也未必。便以尚食局的御厨为例,入宫多年,厨艺未见精进,菜品亦少新意,可见此论确有几分道理……”

    赵祯忽然住口不言,只一味吃菜。

    张茂则默立一旁,静候圣裁。

    一份卤味拼盘本就不多,准确地说,原本挺多的,但送至官家桌上时,便不剩多少了。

    赵祯频频动筷,不多时,盘中佳肴竟已见底。

    他意犹未尽地搁下竹箸,终于开口:“若朕准其旬休、节假出宫,依你之见,彼可愿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