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 君臣论食 (第2/3页)
“送膳罢。”
此菜以姜汁、牛乳、白糖制成,牛乳和白糖此前已经尝验,且烹制全程都在众人的注视下进行,任谁都清楚并无不妥之处。
奈何流程如此,得待司膳发话,方可送膳。
内侍将姜撞奶装盘,入禁中传菜。
这时,何、谢二人已将剩余三份蛋烘糕及两份烤冷面做好。
李宪遂携三道新肴前往孝敬张供奉;另一份“套餐”则送往尚食局,由郭庆等御厨品尝。
谢清欢不禁松一口气。
用师父的话说:没有翻车。自始至终都很顺利,还算不辱使命。
眼下还不能撤摊,三人将器具和台面清理干净,在原地静候。
凝晖殿内,君臣二人已品罢烤冷饼,自是交口称赞。
欧阳修重拾前议:“官家适才所言,欲亲尝吴记诸肴,然其店铺远在朱雀门外,恐难遂愿。”
赵祯犹自回味着残留于唇齿间的新奇滋味,随口道:“永叔勿忧,朕无意强召吴掌柜入宫。想那郭庆,入宫前亦是一等一的名厨,而今却再做不出教人唇齿一新的菜肴。朕岂忍见吴掌柜重蹈覆辙?”
“臣愚钝……”
欧阳修越发不解,若不宣召,官家何以亲尝?
赵祯淡然道:“吴掌柜既不愿入宫,朕出宫便是。”
“陛下!此事恐怕不妥!”
欧阳修再度离席而起。
“你又急……坐下罢!”赵祯截断话头,“朕自不会轻易出宫,然该当出宫之时,譬如冬至郊祀,朕欲绕道访此吴记,卿等不得阻谏。”
郊祀大礼,三年一度,今岁恰逢其期。
赵祯本拟待年节再访吴记,然此刻尝过吴掌柜的手艺,又得知其店中所售犹胜今日进献之肴,已难按捺,遂提前至冬至。
纵需绕行,亦必往之!
欧阳修还欲再谏,赵祯正色道:“朕意已决,且已容让至此,勿复多言!”
欧阳修伴君二十余载,深知官家虽性情温厚、从善如流,却绝非没脾气、无主见之君。
若再喋喋不休,必致龙颜不悦。
遂缄口噤声,再度归座。
甫一坐定,内侍便奉入今日的最后一道点心:“姜撞奶——”
欧阳修立时将繁杂的念头抛之脑后,专注于眼前的白瓷小碗。
揭开碗盖,一股略带姜辣气的奶香霎时升腾而起,碗里盛着雪白的牛乳,犹自散发着缕缕热气。
往鲜奶里加姜同煮么,且不论滋味如何,当真前所未闻……
赵祯率先举勺,一落勺便觉有异。
非是鲜奶,实为凝乳!
但见表面光滑微泛水光,凝得极其结实,倒像是豆腐块。
委实稀奇!
舀起一小块送入口中,凝乳温热,口感丝滑软嫩,只轻轻一抿,便松散化开,浓郁的奶味霎时裹住味蕾,奶香中夹带着丝丝甜香与淡淡姜辛。
不待细品,凝乳已然滑过舌尖,滚入肚中,五脏六腑俱感熨帖,寒气顿消,温润之意缓缓生发。
奇哉妙也!
赵祯惊叹不已。
以珍稀食材烹制出美味佳肴不难,难的是,以最寻常的食材做出诸多花样,且样样不俗!
吴掌柜今日所展现出来的,正是这等世所罕见的技艺!
他毫不怀疑御厨的手艺,但他也绝不认为,郭尚食等人亦有这等推陈出新、化寻常为珍馐的本事。
品尝过三道菜肴的郭庆也不禁生出同样的念头。
若说先前进献的卤味只是借助了香料之利,算不上多大的本事,可今日进献的这三道菜肴,无疑彰显出吴掌柜极扎实、极深厚的功底。
若非如此,岂能推陈出新,直如信手拈来?
想他自幼随名师学艺,入行数十载,所创新菜虽然不少,但大多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略作改良罢了。
而吴掌柜所烹之肴,既无菜式可借鉴,亦无传承脉络可循,竟似凭空生出一般!
他忽然想起,坊间如今盛传,言其曾得仙人点化,承灶王爷衣钵,莫非……
不止郭庆,几位品级较高的御厨,尝罢也沉默了。
这姜撞奶尤为匪夷所思,食材分明只有牛乳、姜汁及白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