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 颠锅 (第1/3页)
正值立冬时节,“根脆土将冻,叶萎霜渐浓。”
京师地寒,冬月无时新菜蔬,上至宫禁,下及民间,家家户户采买收藏,以充一冬食用。
之前在宫里摆摊时,便见满载冬菜的太平车络绎驶入宫中。
市井坊间更显拥堵,沿途车载马驼,充塞道路,富户之家自四郊田庄运返食货,押车健仆扬声呼喝;升斗小民或推车或肩挑,亦争购过冬之需。
四人一车只得跟在这浩荡的人流后缓缓行进。
吴铭早已发现,现代和宋代的日期虽不同步,两边的二十四节气却一一对应。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至秦汉时期,已经形成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概念。
所谓节气,即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每年运行360度,因此共有二十四个节气,每月两个。
立冬意味着太阳运行至黄经225度,换算成公历,即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日期相对固定。宋代的天文测算非常精确,误差很小,古今基本一致。
在宋人的观念里,十月一日并非冬日之始,立冬才是。
正所谓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立冬至,一年的农忙终了,作物收割之后便要收藏储存。
菘菜、萝卜、冬瓜、黄瓜、茄子等是冬藏最主要的菜蔬品种,或窖藏或腌制,或“以炉灰藏之,可至四、五月”。
大户人家还会贮藏水果,如青梅、枇杷、林檎、小枣、葡萄、菱角、鹅梨、甜瓜、甜橙、橄榄、荸荠等,以及包括蛤蜊、螃蟹在内的珍稀食材。
现代虽然有大棚作物,但价格并不便宜,普通家庭尤其是北方农村地区仍然会贮藏大白菜、土豆、萝卜等,单户可达数千斤。
吴铭当然也会根据应季的食材及其价格对店里的菜单进行调整,尽量不让反季节的绿色蔬菜出现在吴记川饭,以免震撼宋人一千年。
行至丽景门处,同张铁嘴拱手作别,吴铭三人驾车回到麦秸巷中。
“师父!”
谢清欢开门相迎,众人将一应器具收进厨房。
发放工钱时,李二郎问:“掌柜的,时值立冬,咱可要储藏些菜蔬鲜果?”
不待吴铭作答,谢清欢抢先道:“师父法力无边,历冬霜如沐春风,有种豆得瓜之能,自不必拘于时节。”
这便是大家闺秀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