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九间殿辩力辩群巫 (第1/3页)
九间殿,商王议政正殿。高耸的穹顶下,七十二根蟠龙青铜巨柱森然矗立,支撑着这片象征着王权与神权交织的沉重空间。地面铺陈的巨大青石板,打磨得光可鉴人,倒映着穹顶垂下的青铜灯盏里跳跃的火焰,也倒映着此刻殿内一张张或肃穆、或阴沉、或惶恐的面孔。
空气粘稠得如同凝固的青铜汁液,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无形的压力。浓重的兽涎香无法掩盖那股弥漫在殿宇间的、名为猜忌与杀机的无形硝烟。
帝辛高踞于蟠龙青铜宝座之上,面色依旧带着大病初愈的苍白,眼睑下是深重的青影,但那双眼睛却锐利得如同淬火的青铜剑,冰寒地扫视着阶下黑压压的人群。他放在扶手上的指节,因用力而泛着青白。昨夜鹿台寝宫那场惊心动魄的生死劫,那甜腻致命的毒香,那濒死窒息的冰冷,以及…那个在绝望中将他强行拉回人间的身影,都如同烧红的烙铁,深深印刻在他的意识里。愤怒如同地底奔涌的岩浆,在他胸腔内咆哮,亟待一个宣泄的出口。
姬娆跪坐在帝辛宝座侧下方的专属蒲席上,位置微妙而敏感。她身着素色深衣,发髻仅簪一支青玉簪,洗尽铅华,却更显出一种沉静的、近乎凛冽的力量。她微微垂着眼睑,仿佛周遭汹涌的暗流都与她无关,只有那紧抿的唇线,泄露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昨夜几乎耗尽心力,此刻每一寸筋骨都在无声地叫嚣着疲惫。
阶下,以比干为首的祭司集团,身着繁复华丽的鸟羽兽皮祭袍,手持象征神权的玉柄权杖,排成森严的队列。他们的眼神,如同盘旋在腐肉上空的秃鹫,阴冷、贪婪,紧紧锁定着姬娆。微子启等一众核心贵族,则分散在两侧,或低眉顺眼,或捻须沉思,偶尔交换的眼神却如同淬毒的针。
“大王!” 比干向前一步,手中玉柄权杖重重顿在青石板上,发出沉闷的回响,瞬间吸引了全场的目光。他须发皆白,面容肃穆,带着一种天然的、令人信服的威仪。“巨桥仓突生蜚蠊妖灾,损毁国本!昨夜鹿台王宫,又惊现剧毒巫药,几至倾覆社稷!此二事,接踵而至,绝非偶然!此乃天象示警,神灵震怒!”
他猛地转身,权杖直指姬娆,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审判般的凛冽:“而此妖异横生之源,皆指向一人——苏妲己!此女出身东夷蛮荒,血统不祥,入宫以来,牝鸡司晨,干预朝政,行种种悖逆常理之事!更以妖术蛊惑君心!臣等连日卜筮,龟甲灼痕狰狞,蓍草卦象凶戾,皆昭示此女身负邪祟,乃招致灾祸、祸乱大商之元凶!昨夜毒祸,恐亦是她为掩盖妖迹,行灭口或惑王之举!恳请大王明鉴,为江山社稷计,速除此妖,以息天怒,以安万民!”
“恳请大王明鉴,速除此妖!” 阶下,数十名祭司与部分贵族齐声附和,声音汇聚成一股沉重的浪潮,冲击着九间殿的穹顶,也冲击着帝辛紧绷的神经。
“妖?” 帝辛的声音不高,却像冰冷的铁块砸在青石板上,瞬间压下了所有的声浪。他缓缓抬起眼,目光如同实质的冰锥,刺向比干,“叔父言其为妖,可有实证?昨夜若非她,寡人早已魂归九泉!这,也是妖术?”
比干面皮一紧,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但旋即被更深的“悲悯”和“坚定”取代:“大王!此正是妖女高明之处!以诡异之法惑人耳目,行悖逆之举!巨桥仓虫灾,何以她一至便退?此乃妖物畏主,非其有功!昨夜之事,焉知不是其自导自演,以救命之恩挟制君王?此等邪术,古之妺喜、褒姒亦有所不及!大王切不可被其表象所惑,置祖宗基业于险地啊!” 他声泪俱下,捶胸顿足,将一个忧国忧民、痛心疾首的忠臣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好一个自导自演!” 姬娆终于抬起头,声音清越,如同冰凌相击,瞬间穿透了比干的哭嚎。她并未起身,依旧跪坐,目光却毫不避讳地迎向比干那“悲愤”的双眼。“大祭司口口声声妖术邪祟,卜筮天意。那敢问大祭司,昨夜毒浆遇蜜酒而生紫烟,触之立毙,此乃何种邪祟?何种妖术?卜筮之中,可曾预见?可曾警示大王?”
比干被问得一窒,脸色微变:“此…此乃巫毒邪法,诡谲莫测,非寻常卜筮可窥全貌!然妖气源头…”
“诡谲莫测?” 姬娆唇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打断了他,“我看未必。不过是些见不得光、依循常理便能拆穿的把戏罢了。” 她不再看比干,转向帝辛,微微躬身,“大王。臣妾恳请大王,允臣妾于殿上,当着大王与诸位宗亲大臣之面,略施小术,一验所谓‘巫毒邪法’之真伪。若臣妾之法无效,或所言有虚,甘受‘妖妃’之名,任凭处置!”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妖女!你还敢在九间殿上施展妖法!” 一名激进贵族跳出来厉声呵斥。
“大王!不可!此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