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九章 凯旋疑云淮夷神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九章 凯旋疑云淮夷神女 (第1/3页)

    朝歌的城门在震天的号角与沉闷的鼓点中轰然洞开。阳光倾泻而入,照亮了滚滚黄尘中归来的王师。旌旗猎猎,破损的旗帜上沾着干涸的血迹与泥污,却依旧高高扬起玄鸟的图腾。战车辚辚,车轮碾过夯实的黄土大道,发出沉重的声响。疲惫却昂然的士兵们,盔甲残破,脸上混杂着血污、汗水和劫后余生的亢奋,矛戈如林,闪烁着历经血战的寒光。

    帝辛高踞于最前方的青铜战车之上。他并未穿戴全副礼甲,只着一身深色犀皮护胸,外罩玄色王袍,袍角被风卷起,露出内里磨损的青铜甲片。他一手按着车轼,一手随意地搭在腰间佩剑“龙雀”的剑柄上,身躯挺拔如铸,古铜色的脸庞上刻着风霜与杀伐留下的痕迹,下颌线条绷紧,唯有一双鹰隼般的眼睛,扫视着夹道欢呼的臣民时,锐利得令人不敢逼视。那目光深处,并非纯粹的凯旋喜悦,而是沉淀着不易察觉的审视与一丝未散的戾气。

    然而,此刻朝歌的狂热几乎要将这丝戾气淹没。街道两旁,人潮汹涌,呼声震天。“大王万岁!”“玄鸟庇佑!”“大商威武!” 的声浪一波高过一浪。贵族们身着华服,在宫门前铺设的锦毯上躬身相迎,脸上堆砌着夸张的谄媚笑容。花瓣、谷粒、甚至零星的贝币被抛洒向空中,在阳光下闪烁着虚幻的光彩。一场盛大的、用以粉饰太平与掩盖暗流的凯旋庆典,在劫后余生的虚脱感和刻意营造的狂欢中拉开了序幕。

    姬娆站在鹿台高处的露台,冷眼俯瞰着下方喧嚣的洪流。她的目光并未过多停留在帝辛身上,而是越过欢呼的人群,精准地落在他身后紧随的另一辆华盖上。

    那华盖以彩羽和丝帛装饰,色彩艳丽得与肃杀的王师格格不入。华盖下,端坐着一名女子。她身着一袭奇特的服饰,非商非夷,以靛蓝、赭红与明黄交织的厚实麻布缝制,缀满打磨光亮的骨片、贝壳和小块玉石,随着车辆的颠簸叮当作响。她的面容被一层薄薄的、同样缀满细小饰物的面纱遮掩,只露出一双眼睛。那是一双极其美丽的眼睛,眼窝深邃,瞳仁是近乎透明的琥珀色,此刻低垂着,带着一种温顺的、恰到好处的怯懦与恭谨。她微微侧身,姿态柔婉地依着车栏,如同易碎的贡品。

    这便是随帝辛一同归来的“战利品”——淮夷部落献给大商的神女,名唤“瑶光”。

    “呵,‘神女’…” 姬娆的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冰冷的石栏,嘴角牵起一丝微不可察的冷峭。她想起前几日截获的密信碎片,那残破的布帛上,依稀可辨的符号指向淮夷的异动。一个在战场上被“俘获”的神女?时机太过巧合,姿态太过完美。这层温顺的薄纱之下,恐怕裹着的是淬毒的荆棘。

    当夜,鹿台最大的“琼华殿”灯火通明,恍如白昼。巨大的青铜灯树燃烧着珍贵的油脂,将殿内每一寸雕梁画栋都映照得金碧辉煌。编钟、石磬、埙、笛奏响着宏大而略显浮夸的乐章。身着轻纱薄绸的舞姬在铺着厚厚茵席的地面上旋转腾挪,水袖翻飞,香风阵阵。

    盛宴已至高潮。贵族们酒酣耳热,觥筹交错,恭维与谄媚之词不绝于耳。微子启端着镶嵌绿松石的青铜酒爵,满面红光地走到帝辛御座前,声音因激动而拔高:“大王神威!淮夷宵小,望风披靡!此乃我大商中兴之兆!臣等敬大王!” 他一仰头,将爵中酒液饮尽,姿态豪迈,眼角余光却若有似无地扫过侍立在帝辛身侧不远处的瑶光。

    帝辛端坐于主位,面前玉案上摆满了珍馐,他却很少动箸,只是偶尔端起面前的酒爵,浅浅啜饮。他脸上带着胜利者应有的威仪,眼神却沉静如水,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仿佛眼前这场为他而设的盛宴,与他并无多大干系。对于微子启的祝酒,他只是略一颔首,目光掠过殿中喧嚣,最终落在侧后方静立如青松的姬娆身上。

    姬娆今日并未盛装,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