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只筛选,不改变 (第2/3页)
超反问道。
“如果你能真材实料一辈子,那绝对就是优点了。”王曜盯着他说道。
“那当然,我上学的时候就在班里生意,靠的就是诚信和口碑,如果不是因为这个,我也不会一下子对加盟店的要求标准提的那么高,
那些加盟商基本上都是我的亲戚朋友或者同村乡亲,这次导致大批量倒闭我连过年都没敢回去。”张宏超拍着胸脯笑道。
“不破不立确实需要勇气,张总的做法值得钦佩。”王曜笑了笑。
张宏超早期做的就是家族式生意,所以出现内部问题很正常。
“王总,我有个想法,您帮我参谋一下看看行不。”张宏超忽然想起什么灵光一闪。
“你说。”王曜点点头。
“我老家附近几个村基本上都是种果树的,其实我在原材料上是有一定优势的,但问题就在于如果我学习KFC那种中央厨房模式,就得建工厂,
那投资就有些巨大了,而且万一我的加盟店拓展速度不够,跟不上工厂的开支成本,那就有很大的风险,白玩儿。”张宏超语气凝重。
其实这个想法他早几年就有了,他从村子里提前收果子的成本要比市面上低很多,而且还能保证质量和货源,唯一的问题就是存储和加工,这就必须要建仓建厂引进机器,动辄就是上千万的投资。
这些年他攒了些钱,要是张嘴从银行借贷,最少也能贷款个一两千万,但那风险就高了太多。
虽然都说蜜雪是靠着冰激凌起家的,但实际上真正稳定营收的还是茶饮,冰激凌只是引流爆款,毕竟豫州气温相对平均气温并不高,对于茶饮尤其是热饮的需求更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误打误撞也算发明低价引流策略的第一人了。
而且茶饮一年四季都能卖,所以他才动起建厂优化供应链的想法。
但他也深知自己这个事业,缺乏一些真正必要的东西,但是他还没有想明白,所以不敢轻举妄动。
“如果你想开1000家店,我劝你还是没必要投资建厂,但是如果你想开一万家店,那么你必须建厂。”王曜沉声道。
“一万家?”张宏超愣住了。
他自己都没敢想过,一万家店是什么光景。
“如果张总没有这个想法,那可以把品牌卖给我,你来当我的CEO,我来投资和运营。”王曜开出条件。
“您想投资我?”张宏超一惊。
王曜一年电商随便就能做几个亿的营收,而且毛利率更高,怎么会想着投资他这个苦哈哈的生意?
“投资你?那你至少要做好开十万家店的心理准备。”王曜轻笑道。
“十万家店,一家每天卖200杯,就是两千万杯,全国五十个人里就得有人喝一杯?咋可能嘛。”张宏超下意识的打了个冷战。
“这个账算的不对,全球一共有70亿人口。”王曜摇了摇头。
“开出国?我??”张宏超惊呼出声,心脏却不自觉的狂跳起来。
这是一条从未设想过的道路。
王曜笑而不语,平静的看着他。
“王总,怕不是在逗我玩儿?”张宏超吞了吞口水。
“我永远都记得那年夏天一块钱一支的冰激凌,那是我在窘迫时期为数不多的放纵,毕竟5块钱一支的甜筒,我是真的舍不得吃,张总,你知道我赚钱的目的是什么吗?”王曜笑着问道。
张宏超怔怔的看着王曜,他没想到王曜竟然也有窘迫时期。
“是分享,倾尽江海里,赠饮天下人。”王曜露出一个真挚的笑容。
张宏超有些动容“王总是认真的?”
“如果是别的茶饮品牌来找我,我肯定没兴趣,但是蜜雪不同,它应该成为所有家庭条件一般的孩童,青少年时期也能触手可得的甜。”王曜点头道。
“干了!”张宏超猛地一拍桌子。
王总懂我!
蜜雪的公司体系十分不正规,连正经的财务体系都没有,而且早期为都是亲戚朋友加盟,所以连正规手续没有,王曜请了一支专业财务法务团队,跟着张宏超连夜回去豫州核查资产做评估,顺便打听一下建立中央工厂的成本。
如果顺利的话,说不定还能赶上一波高考热度营销。
淘老板第一天的课程圆满结束,虽然魏博也在各个社媒上卖了不少推广,但因为冯娇和‘拒潜’的热度实在太高了,除了在木兰街专栏以及一些电商论坛有反馈之外,基本上没有起到什么破圈的作用。
但即便这样,‘淘老板第二期’的报名帖子下,依旧吸引了上万人讨论。
对于电商行业这么热门的新闻,自然平台方面也都会关注。
因为知识付费是一个需要实践验证效果的产品,所以短时间内只能从参加的学员们口述反馈来判断王曜这个淘老板到底如何。
收费超高的进阶班和总裁班自然是大家讨论的重点之一,毕竟20万的价格真的不低了,大名鼎鼎的长江商学院学费才一百万!
“兄弟,你这总裁班真有人报名吗?”刘强栋这两天忙坏了。
双方互持协议刚签完,王曜一出手就给他送了份大礼,不到两天时间带动了京东千万级的流量导入,新注册用户数多了十几万,销售额也将近千万,算是给他最近烦闷的日子带来了新的曙光。
怪不得淘宝起来的这么快,这女顾客花起钱来就是猛啊。
“怎么?你也想报名?”王曜打趣道。
“我是没那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