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掮客优势 (第1/3页)
思想领域的战争没有硝烟。
著名的汉斯摩根索为西方认知传播定下了基调。
‘成功的帝国主义政策,不是征服和掌握经济,而是控制人的头脑。’
文化输出和认知入侵是有根本区别的。
文化输出是分享,是邀请,是文明自信的延伸。
而认知入侵则是通过蒙骗篡改认知的的PUA,目的是让人从精神上自我否定,自我瓦解,然后臣服于一个被包装成‘强大’的新认知。
超英电影是美式个英电影的迭代升级,换汤不换药,内核都是通过英雄单枪匹马改变落后文明或拯救世界来塑造一种宏大叙述,同时在台词表达上,传递什么是‘自由’什么是‘美好’。
这种剧本内核的特点就是看似推崇个人英雄,实际却在瓦解个人意志,将其驯化代入到某些统一的刻板认知中。
所有剧情都为了弱化提醒观众,配角和路人是无能的,只有依赖依靠英雄才能存活解决问题,英雄会解决一切。
而解决一切背后的文化符号,便是主导的精英主义。
超英电影认知入侵一般都是四个步骤。
第一:强制改造,利用主角超能力凸显与普通人之间的差距,刻意虚构一个不存在的英雄来让观众代入贬低自身意志,通过让‘反派/普通配角’失语失权,并且通过台词剧情选择性的清除特定原生文化和思想,让人产生一种‘我学到了新东西’后的价值观混乱。
例如:《钢2》中,反派鞭索是标志性的苏方背景,复仇原因是因为父亲被钢铁侠父亲放逐,原因是利用宇宙魔方敛财,但实际上较真,钢铁侠家族也是依靠外星科技牟利成为最大军工,剧本只通过描述主角的遭遇来塑造人设,对反派却脸谱化处理,这就是典型的失语。
第二:恶意操纵,通过影片票房来将文化作品上升到一个‘大多数’的绝对客观主导地位,来奠定一个基础,瓦解所有质疑。
例如:《钢2》首周破亿票房时,拉上了《钢1》和《蜘蛛侠》等前作漫威,奠定了整个漫威超英体系票房霸主地位,营造一种‘全世界都在看的电影,你不看就不正常’的宣传手段。
让更更多看热闹的观众走进电影院,这些人可能并非电影/漫画爱好者,但因为基数大,直接淹没了真正的电影/漫画观众的声音,让真正讨论剧情和电影的人失声。
第三:隐蔽渗透:剧本和台词人设,都会通过包装和夸张一些理念如‘先进理念’‘文明进步’。
例如:《钢2》中反派家族复仇原因是‘斯塔克家族的皆窃取了研发果实’,但从结果上来看,至少是有事实依据的,要不然鞭索也不会靠着手搓能源压着钢铁侠打,变相证实了斯塔克家族利用资本优势垄断后,喊着和平却依旧与军方合作,站在道德高地大放人性光辉的虚伪。
第四:长期侵蚀:认知的改变是缓慢渐进的,所以长周期,日常渗透才能达到重塑认知。
例如:从第一代超英开始,对于苏、朝、伊等就是脸谱化的刻板塑造污名化,黑寡妇角色‘弃暗投明’的行为更是略显刻意,《蜘蛛侠》‘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台词,《钢2》男主自述‘全球和平是我的副产品’的台词,剧情中男主生日派对的奢靡享乐氛围等都是相关目的。
在《为什么吼莱坞能拍好超英电影?因为他们真的见过》帖子中,通过挖掘结构《钢2》中一些特意弱化降智,将这四步同样隐晦拆解。
加上华夏‘真超英’的真实案例与其虚构的超英形成鲜明对比,原本《钢2》的热度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并没有影响影片票房增长,甚至第二天在看片儿网上还带动了一大波增长。
大多数都是奔着好奇,想要看看是不是如帖子拆解一样。
但毫无疑问,对于‘真超英’和‘假超英’的讨论热度在各大平台上,很快就压过了A货门的讨论。
毕竟相对比电影受众,电商消费群体还是略显单薄的。
这篇帖子自然也很快被转载到了外网,不少知名影评人和影视播主纷纷站出来反对这篇帖子的观点,认为这是将商业电影强行上纲上线的博眼球行为。
《钢2》剧组甚至声称要起诉发帖人。
但外网网友的支持言论却更多,主要是一些漫威的漫画迷,他们对于漫改确实有很多牢骚,所以就借着这个机会跟着一起凑凑热闹,原著党VS漫改党的纷争开始了。
不过真正引发重要的话题,是来自于Ms平台上一篇‘我们的女性角色需要什么样的战斗服’
帖子举例05年《史密斯夫妇》中女角色的防弹衣竟然是露腰款,《007》《生化》系列的邦女郎都是穿着高跟鞋,高开叉礼服或者包臀裙战斗,《侏罗纪公园》女主穿着高跟鞋被恐龙追真的合理吗?
几乎所有这类影片中,男角色全副武装,女角色却穿的越来越少,质问所有电影制片方,世界上到底有没有‘女主’这种设定,还是说所有女角色的最大价值就是为了被观赏。
并且配了钢铁侠的战甲和黑寡妇的皮衣对比图,还给黑寡妇配了一句台词。
‘哥们,你让我穿成这样打外星人?那我可是以凡人之躯,比肩神明了。’
恰逢‘反潜’的话题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