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骇人听闻! (第2/3页)
波京东平台的《人囧》牛奶联动销量突增。
尤其是以联利为首的进口品牌专营店内的牛奶,因为之前三聚事件,大家对国内品牌失去信心,2010年正是进口品牌突飞猛进的时候,但因为基本上只在一线城市大商场铺货,很多二三线消费者买不到,现在京东可以网购,直接扩展了用户群。
《人囧》第二天票房破400万的时候,牛奶联动活动的销售额也悄悄破了1万箱,而且根据平台算法,明后天随着电影热度,销量将会更进一步,各地大仓都开始要求补货。
联动活动,王曜只在木兰街的线下私域小范围推动,目前还没有买热搜,就是为了给刘强栋争取足够多的谈判筹码和时间。
刘强栋很敏锐,将数据直接发给猛牛、伊力等国内品牌,让他们自己掂量着办,联利这批进口品牌,算上代运营佣金一共相当于20%的折扣,其中5%还是王曜这个‘代理商’的佣金。
京东算上物流相当于赔钱,但可以借此机会拓展用户,带动销售额增长,以及物流量增加摊平整体物流体系成本,所以就算一单亏5块钱,刘强栋也愿意。
如果国内品牌给力,愿意拿出25%以上的分佣,京东方倒是还能有些利润。
看片儿网拿了京东的补助后,增加了10%的额外营收外,还能带动一轮票房,更是不亏。
6.6号,高考前一天,《人囧》上映第三天,票房破千万,预计票房5000万,正式成为今年小成本电影逆袭的头号黑马。
电影界议论纷纷,尤其是对于徐正这个主演的讨论。
徐正早年凭借《李卫》《春八》等作品在电视剧领域算是挤进一线,但他并不算是一个纯演员,还有导演属性,因为早年毕业后事业的沉寂期,让他对自己演员的身份产生了质疑,所以才兼修了导演,准备转幕后混口饭吃。
06年的《疯石》是他从电视转型到电影崭露头角的契机,凭借圈内少有的‘南派黑色幽默喜剧风’,在一众被北派喜剧统治的电影圈,算是占了一个先机。
随后主演的《爱呼》正式将他送上了二线影星的位置,虽然有众星捧月给他搭戏的原因,但徐正确实获得了稳定的受众群。
而《人囧》的爆火和口碑,将他直接推到风口浪尖。
在南方媒体一片夸赞声中,突然看片儿网上出现了一篇引战贴,引发了风波。
‘葛尤和徐正,两个光头的逆袭。’
帖子讲述了葛尤和徐正都是早年怀才不遇,导致脱发最后剃光头,然后‘转运’成为喜剧大咖,而且两人身上都有一种相似的小市民狡黠喜感,还都是‘以小博大’逆袭的黑马实力派,
并且将葛尤代表作《非诚》跟徐正代表作《爱呼》做了对比,提出一个娱乐圈光头可以转运的梗。
随后不少好事媒体,就在这篇帖子上找到了灵感,开始将两个人拉踩到一起。
‘光头扛起喜剧电影的天,葛尤和徐正谁更能抗’
这类拉踩新闻一瞬间铺天盖地。
男演员扛票房是电影圈热衷讨论的话题,这背后不但意味着咖位,还意味着投资人们的信心。
在《人囧》之前葛尤毫无疑问是喜剧类内地最抗票房的男星,冯小炮和华艺也是全靠着他来撑起基本盘的,毕竟冯小炮这么多年翻来覆去拍的都是《甲方乙方》,啃他王爷的老本。
如果再出现一个同类型的徐正会不会动摇基本盘,大家都尚未可知,毕竟娱乐圈风云莫测,最近煤老板和大量资本的涌入,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第一个受到刺激的就是冯小炮了,原本就对内地喜剧赛代占有欲极强,葛尤更是他的根本,现在徐正上来就要直接动摇他两个根本,扯着华艺上市虎皮春风得意的他连赵苯山都不惧,还怕一个小辈?
直接在微博上开麦。
‘冯小炮V:最近两天真是被媒体烦透了,不要再问我徐正有没有可能顶替葛尤了,两者根本没有可比性,我最近在忙着《唐震》的最后工作没空搭理你们,《人囧》是个不错的公路片,上次我看到这么好的同类型片子还是87年的《一路顺疯》。’
冯小炮看似在回应媒体骚扰,但实际上却夹枪带棒的贬低了一下徐正,并且暗讽《人囧》抄袭《一路顺疯》。
一时间舆论再度升级,从光头之争到了影片抄袭风波。
各大媒体最近被《钢2》和《叶2》搞得也有些身心俱疲了,准备换换口味集中针对一下《人囧》。
但媒体讨论越凶,票房反而长得越快。
在面对冯小炮暗自抄袭的恶意攻击下,《人囧》官方号终于有了响动,发布了一张庆祝《人囧》票房破千万的好报,但标题是。
‘临近高考,送全国考生三千万,千万要带准考证,千万要认真,千万要检查,不要考场犯‘囧’。’
在冯小炮还在因利益针锋相对时,《人囧》剧组已经将格局上升到另外一个维度了。
媒体再次煽风点火,暗讽《人囧》看不起冯小炮,根本不屑回复。
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