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三十三章 ‘duangduang’好兄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三十三章 ‘duangduang’好兄弟 (第1/3页)

    “两位应该知道03年可口在印的风波吧。”王曜反问道。

    “最近也是看了Ms上的帖子了解到的。”程奇远点点头。

    “这其实是一场典型的本土防御战,从八十年代就开始了,当时印方用这种方式来影响本土消费者对于可口品牌的影响,当时互联网不发达,大众获取信息只能通过电视媒体和报纸,所以印方这套策略十分成功,直到现在可口和百事在印的市场占有率加起来还不到10%,

    不过可口转头收购了本土品牌Thums Up Cola,用狡兔三窟的方式依旧占据着印方市场60%份额,他们的核心就是要抓住线下销售渠道,

    但毕竟是快十几年前的事情,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和来源,以及销售渠道都已经完全不同,它们想要故技重施的成功率,已经明显降低了。”王曜解释道。

    程奇远夫妇听后对视一眼,他们自然听出了王曜是在强调线上营销以及电商渠道的重要性,但说实话,对于传统零售批发起家的传统公司,对于这些新的销售网络都是有些抵触的。

    “王总的意思是,我们可以通过线上营销来瓦解对方的攻击和诋毁,然后再发展新的线上渠道,抢占市场?”程奇远正色道。

    “大概方向是对的,线上营销是趋势,我们天火Q2季度线上营收接近1亿,这还只是一些中小型渠道为主,但都交出了不错的答卷,后面我们会跟不少大品牌合作,

    新媒体线上营销就像是十年前的明星代言,巴王的成功离不开大哥的代言,这程总应该很清楚,包括可口的成功也离不开全球各种代言人软影响策略。”王曜笑道,捧了一下程龙。

    “这个是是自然,我们也确实准备尝试在线上做一些广告投入。”万玉点点头。

    “这是趋势,现在不做以后也要做,但先吃螃蟹的人总会有额外惊喜。”王曜笑了笑。

    “王总是做电商的专家,你推荐我们布局电商渠道吗?说实话,这次风波对我们线下渠道确实会产生不小的影响,而且我有预感,未来线下渠道的竞争会越发激烈。

    去年我们给供应商的佣金返点涨了3%,但是依旧流失了不少渠道,因为联利它们把账期拉到了9个月,这也是我们着急上市融资的原因之一,想要多有一些现金储备缓解账期压力。”程奇远叹了口气。

    线下渠道的竞争已经是很现实了,只有两个点,佣金和账期。

    而且大多数时候,渠道商看账期比佣金更重要,但账期越长对于厂商的压力就越大,因为烂账跑路的案例并不少。

    但要是不给账期,那么渠道商就选择跟别人合作,自家的产品就会直接损失掉市场份额,毕竟大多数消费者是没有‘品牌忠诚度’的,货架上哪个摆在前面,哪个卖的便宜就买哪个。

    巨头们就是利用账期策略,把市场都占领后,挤兑死竞争对手,然后市面上只有他们一家畅销品供货商,然后再反向收割渠道商,这就是为什么现在这么流行‘战略性亏损’的原因。

    眼下巴王股价崩盘,融资策略失败,对手们必然会把渠道商全部撬走,让巴王的产品卖不出去,自然就慢慢耗死了。

    所有跟资本沾边的行业都是这样,市占率的争夺,就是话语权争夺,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

    “不过以这次巴王的影响,其实我的看法是相对比较悲观的,不只是因为渠道的原因,还有巴王产品线单一,中草药市场是个蓝海没错,

    但东瀛有更精尖,一旦他们用其他同类产品迂回策略来抢占市场,那巴王还是会面临许多未知的风险。”王曜摇摇头。

    程奇远夫妇闻言皱起眉。

    “王总是有什么其他消息?”程奇远沉声问道,不然为什么突然提到东瀛方?

    药妆/补剂/中草药日化概念领域毫无疑问是东瀛最为发达,但并没有听说要进入国内市场的消息吧。

    “那倒没有,只是之前去了一趟东瀛,发现它们的药妆/补剂/中草药日化概念市场发展非常好,几乎走向了全球,而我们华夏占据全球草药出口的60%份额,却只有巴王一个相关品牌,觉得有些可惜罢了。”王曜笑着摇摇头。

    “王总年纪小,没有经历过八十年代保健品的黄金时期,东瀛药妆/补剂/中草药日化概念那套模式都是我们玩儿剩下的,

    只不过国内当时赚钱太快太猛,忽略了技术迭代,最后错过了药妆/补剂/中草药日化概念行业机会,现在想要追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