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五十六章 毒瘤行为,恶意哄抬片酬啊(2合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五十六章 毒瘤行为,恶意哄抬片酬啊(2合一) (第2/3页)

下午还没收盘,他就紧急召集董事会开会,最后决定掺和一手,给天火助推一把,没想到私募名额没有了。

    这可是10亿规模的私募啊,而且还是负面风险融资,刚发布就被抢购完了?

    “王总,你们目前的资金应该不够吧,要分段式收购?”余东消化了一下这个意外的消息,打探道。

    “是有这个想法,接洽谈判也需要些时间,而且AMC的负债很复杂,我也不敢一下子付全款啊。”王曜笑道。

    “那十亿也不够吧,首付最少要20亿吧。”余东笑道。

    这种规模的跨国并购案最少得预付三分之一吧,难道天火账面上还有10亿资金?

    “嗯,确实有些资金缺口,不过问题不大,谭总那边还能再融一些,乐氏那边也会帮帮忙。”王曜笑道。

    “收购AMC的意义不亚于当年畅想收购IBM,吉利收购沃尔沃,这是咱们华夏影视行业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不能让外国人看扁了,所以如果王总可以在业内号召一下,估计很多同行都愿意助天火一臂之力,毕竟是全行业的利好。”余东笑呵呵的说道。

    “这次并购风险确实很大,我也没想麻烦同行,赚了还好,赔了岂不是尴尬。”王曜笑了笑。

    “王总这就太见外了,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天火有能力有信心走出国门,这是我们这群老家伙都钦佩的,更何况投资本身就有风险,只是号召志同道合者共襄盛举。”余东语气一肃。

    “感谢余总的支持和理解。”王曜感慨道。

    “至少伯纳是肯定愿意出力的,虽然能力有限但两三亿还是能凑出来的。”余东表态道。

    伯纳已经进入最后的IPO阶段了,券商和市场反馈都很好,虽然因为大量资金都投到跟天火合作的综艺上账面上没什么流动资金了,但伯纳没什么负债,可以融资一笔。

    “余总想要参与这次发债?”王曜沉吟道。

    “虽然综艺还没上,但《花姐》的成片我已经看过了,效果超乎我的想象,而且招商收益很可观,未来伯纳希望跟天火在综艺方面有更密切的合作,所以想要多持有一些天火的股份,不管是买债,还是直注资,都可以。”余东笑道。

    虽然天火现在负债率极高,但公司整体都是盈利的,而且资产优质,从长期持有和战略合作上看,对于伯纳是绝对正向的。

    唯一要担心的就是不要被王曜给反向并购了。

    “刚发完债,再定增不太容易,我看看内部有没有人愿意出让部分股份给余总,不过价格肯定不会低。”王曜没有拒绝。

    余东闻言心头一喜,寒暄两句结束通话。

    “余东怎么说?”谭辉见王曜挂断电话,放下手里的雪茄问道。

    “想买债或者入股,预算两三亿。”王曜笑道。

    “伯纳账面上没资金了吧,要融资?”任全开口道。

    看片儿网虽然不是天火大股东,但是院线业务的主要关联,这次收购AMC,也要拆借抵押看片儿网的资金。

    本来任全是希望直接用股份互持的方式,给天火增加净资产额度,但遭到了其他人的反对,一是AMC的收购风险太大,看片儿网主要的营收还是在‘宣发业务’上,院线流水前景虽然高,但那些股东并不能及时变现。

    AMC都是国际业务,他们在海外又没有资源可变现,相当于偏离公司主营业务,不过参与也无可指摘。

    第二则是作为美摄互持的受益者,他们不想步美摄的后尘。

    但顾及王曜的影响,他们决定直接以现金拆借的形式,天火系院线上个月底就整合结束了,耀莱走高端、兴美走一二线市场,看片儿网走二三四线市场,天火负责东南亚海外,四方发展互不干扰又能统一步调,满足所有人群的需求,并且对其他院线产生了绝对的压制。

    再加上一日店长、体验店等增值服务,不到半个月时间看片儿网线上业务增速极快,年费会员都高达五百万规模,半月票房流水已经高达1亿规模。

    以全国三分之一的院线体量,拿到了票房市场几乎四分之一的市场,占据线上票务95%的份额,按照这个预期,年底整个线上票务就占据票房市场总规模的12%以上的份额,超出了之前预估的8%的预估。

    再加上胡眉他们负责的宣发业务增长也十分明显,目前估值已经突破了30亿,最多可以抵押拆借5亿出来给天火支援,也算是全力支持了。

    还有部分原因是王曜又给胡眉他们画了个饼,看片儿网可以借此机会尝试海外线上票务市场,毕竟光是依靠AMC的体量和会员,都足以让他们扎根了,这些海外数据可以让融资规模和故事更进一步。

    加上乐氏和谭辉还能凑出10个亿,高丽KT娱乐那边再凑一凑,天火目前收购资金规模已经达到了30亿,实际上是不缺启动资金的。

    不过既然有人愿意送钱,本着风险均摊的原则,王曜他们也并不抗拒。

    “华艺那边也想参与一下,老王手里有钱,5亿起步,不过他对咱们给范兵兵抬片酬的事情,颇有微词。”谭辉笑呵呵的说道。

    “别说老王了,连我都被李兵兵烦了半天,800万美刀的片酬会不会太夸张了?”任全也疑惑道。

    就算王曜跟范兵兵勾搭到一起了,也不至于下如此成本吧。

    “范兵兵片酬高了,外面制片成本也高了,但天火内部的抽成机制却可以平衡我们自己的成本,A级艺人70~80%的片酬回归公司,可以持续抽血发展项目,

    但他们想要跟进,要么硬着头皮增加成本或者压缩质量,要么学天火一样,榨压整个艺人群体改制,否则,明年他们的出品量很大概况就要腰斩了,盈利风险也大,此消彼长之下天火的竞争力就凸显了。”王曜也笑呵呵的解释道。

    “你这是要逼死他们啊?”谭辉一怔,有些诧异的打量着笑容温煦人畜无害的王曜。

    这小子心真狠啊。

    “道理我懂,就是太得罪人了吧。”任全有些顾忌,因为影视圈利益错综复杂,不只是华艺、伯纳这些,还有其他公司呢。

    “大公司想要用明星溢价,就要享受反制,中小型公司直接放弃用大明星撑场面的想法,全部启用小成本新人把重点放回质量上,对整个行业发展是有益处的。

    天火只是基于自身和行业利益,做一个合适的调节,如果谁有意见,市场公平竞争即可。”王曜不以为然。

    “韩三评那边也颇有微词。”谭辉正色道。

    韩三评代表的华电是华夏每年投资最多的,如果片酬成本高了,那对他们的风险也很大。

    “他用人还需要遵循市场价?我们不存在竞争关系吧。”王曜轻笑道。

    “话虽如此,但片酬太高确实会产生不少影响。”谭辉挠脑袋。

    “那就更新到天火模式,把抽成比例调高,不愿意合作的艺人就放任呗,还怕没有演员用?”王曜轻嗤一声。

    谭辉琢磨了一下,如果都用天火这套高抽成,虽然看似艺人明星的片酬有了显著增长,但实际上反而让艺人被动了起来。

    比如周讯、章紫怡这种,原本每年最少能接2~3个作品,现在涨价之后,大概率每年接一个就不错了,周闰发那种恐怕接戏更不容易,但影视公司不可能缩减自己的出片量,因为要维持票房营收。

    这样一来为了控制成本,不少项目的主演可能就从一线,变成了二线,甚至一些有潜力的边缘艺人,而且明星+大片圈票房的模式似乎就走不通了。

    谭辉一时间有些不清楚,王曜到底是在制衡影视公司,还是在制衡艺人发展。

    去中心化这个概念谭辉不懂,但是他大概能够推导出因为天火模式导致的行业规则会有明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