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什么虎狼之词。(二合一) (第3/3页)
要出海冲奖,所以就想着问问你感不感兴趣。”张一某寒暄道。
“我看过网上关于《金钗》项目的披露,是一部记录历史的重要题材,作为华夏人自然责无旁贷,更何况是张导亲自操刀的大项目,天火还是很感兴趣的。”王曜先定了个基调说道。
“我大概给你讲一下剧本?”张一某闻言一喜。
“剧本我不懂,您就说预算和发行规划就行。”王曜笑道。
“王总快人快语,那我也不废话,预计投资在6~7亿之间,大概年底可以开拍,拍摄周期8八个月,要是快的话,明年年底可以上映,发行规划目前还没定,听闻王总是宣发的高手,若是能合作,自然希望你多帮忙出出主意。”张一某笑了笑。
“张导抬爱了,宣发也都是胡导和全哥他们在做。”王曜笑了笑:“冒昧的问一句,其他几个资方都是?”
“最早是我们公司独资,但资金量比较大找了银行做了部分抵押,发行方是夏视和夏影,资方比较简洁。”张一某说道。
王曜听后觉得有些古怪,这相当于就是新画面独资啊,就算预算超了,以张一某和张卫平的口碑人脉,一两亿还是可以随便拆借的吧。
如果是靠宣发渠道也不太可能,毕竟有夏影夏视两家夏字头全力支持负责,在国内几乎没有任何压力。
若是真的图海外院线排片,这个一暗影有可能,但也很牵强,毕竟院线还没收购成功呢,所以几个角度考虑,王曜都想不到张一某找他合作的理由。
“资金缺口是多少?”王曜问道。
“可以是50%,也可以是100%。”张一某给出了一个意料之外的回答。
“嗯?”王曜微微挑眉。
“实不相瞒,这项目是我精心筹备,但对于公司来说却是个高风险项目。”张一某轻叹一声。
“若是不想让公司承担风险,按道理以张导的号召力,筹备这个项目也应该不难吧,为什么会找到我?”王曜疑惑道。
“王总是个聪明人,应该猜到原因了。”张一某笑道。
“这”王曜皱起眉。
“我就是个拍电影的,不懂的公司运营这些东西,《金钗》算是我们这么多年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了,大家都报以厚望所以就要控制风险,控制风险就意味着作品可能有部分要为了现实因素让步。”张一某沉声道。
“也就是说,张总跟张导因为电影的主导权,出现了分歧?”王曜微微挑眉。
内部分歧啊,这样倒是能说得通了。
张一某固然能找到资金,但如果没有张卫平帮忙坐镇应付这些投资人,那他也很难安心拍戏,理论上来说有制片人没有导演项目可以正常运行,但有导演,没有制片人项目大概率可能搁置停摆。
张一某需要的不是钱,而是有制片能力帮他处理好一切杂事的钱。
就是只想拍的爽,不想承担后续的责任和风险,典型的渣男思维。
“是的,这么大的投资,想要收回票房盈利几乎不可能,名和利至少要占一边,所以他希望可以冲奖,希望我可以用这部电影拿到奥斯卡,但我没什么信心,而且他要对剧本进行拿奖式修改,我有些不赞同。”张一某叹了口气。
“拿奖式修改?我猜猜,是白男拯救世界,华夏苦难文学以及女性受害视角冲击?”王曜轻笑一声。
电话那头一阵沉默后,传来张一某略显诧异的声音:“王总对奥斯卡的取向很有研究?”
“张导的不赞同,为什么是‘有些’?”王曜反问道。
张一某再次沉默。
“电影本质是娱乐产物没错,但历史灾难题材还是希望可以清晰立场,什么可以传达,什么不可以传达。”王曜的语气有些微妙。
“是的,我也这么认为。”张一某接话道。
“我听说《金钗》是改编自同名对吧,碰巧那本书我年轻时读过,我不知道张导改编成什么样子,我只说那本书的内容,最后一部分我有些不理解,
背设中女校是贵族学校,而且是由教会资助当时能够入学的学生基本都是非富即贵,作者结尾用风尘女的命贱论,来说服其他人替代学生受辱,还让她们投个好胎下辈子变成学生,
好像风尘女的困境和悲惨本该如此被人轻贱的宿命论,丝毫不考虑这些人为什么会沦落风尘的客观因素,这种高高在上含有浓重精英主义倾向的输出,本质是对集体无意识的悲剧。
甚至存在‘弱即原罪’的扭曲价值,张导作为华语电影扛鼎魁首,我希望在这类苦难题材上,能够多思考一下,到底可以表达什么。”王曜的语气依旧微妙。
张一某听得有些不太舒服:“王总有没有兴趣看一下我的剧本?”
“算了,我不是那种会干预创作的人。”王曜笑了笑:“至于要不要投资,全看张导的意愿,天火可以全资接手《金钗》,不过自然是有条件的,《金钗》拍摄的场景我要二次利用,拍摄另外一部电影。”
《金钗》大多数成本都是演员和场景搭建,演员可能没办法共享,但场景成本可以摊平部分。
“天火也在筹备这个题材?”张一某闻言一怔。
“没错,不过我是跟《拉贝日记》同类型,跟《金钗》谈不上撞车。”王曜说道。
去年上映的《拉贝日记》和《金陵》就是在打对台,但不知道为何《拉贝》的票房惨淡至极,导致华艺亏损严重。
虽然王曜说是没撞车,但很显然是撞题材了,若是两部电影同期上映,很可能复现去年的风波,这是在变现施压?
“王总这电影大概什么时候上映?”张一某语气一沉。
“还在筹备阶段,如果张导跟我合作,那估计跟《金钗》前后脚吧,有可能前面,也有可能后面,都不一定。”王曜笑了笑。
张一某顿时警惕起来,确定了这绝对就是威胁。
《22》虽然是靠着意外大事件爆火的‘妖影’,但《22》的宣发方法是有可借鉴价值的,这种内娱从未见过的宣发方式让大家意识到了‘蹭热点+引战+扩圈’的新打法。
毫无疑问,未来所有跟天火相关的电影发行,都有可能受到这种新打法的干扰。
“王总真的不会干预剧本创作?”张一某沉吟道。
“当然,不过毕竟是这么大规模的投资,我也希望不要亏损,至于拿奖或者票房如何,就只能看运气了。”王曜笑了笑。
“好,我考虑考虑。”张一某应了一声,挂断电话。
原本他找王曜合作,就是希望能够引入第三方来制衡张卫平,但没想到王曜竟然真的有实力和底气接盘,并且承诺不会干预创作。
这显然有些超出张一某的预期,不过更让他担忧的就是天火也会投拍一部同类型的电影打擂,这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
他跟张卫平是以《金钗》打赌未来的话语权,若是有这部新电影的干扰,风险就更大了,不过既然有人愿意接盘,自己跟张卫平的关系也已经很难修复,分道扬镳是迟早的。
那为什么不当机立断,好好专注作品然后打脸呢?
张一某抽了几根烟之后,忽然灵光一闪。
他跟张卫平已经是同床异梦了,就差离婚这一步,现在自己已经找到了另外一匹上等马,而且天火明显实力更强,而且缺乏他这样能压轴的大导演坐镇。
若是他加入天火,岂不是比窝在新画面要更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