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二十章 瞄准金庸剧(求月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二十章 瞄准金庸剧(求月票) (第2/3页)

   就像当明星你不能只当明星,不然你就是资本的玩物,属于棋手眼中的棋子。

    苏超在没有结识刘得华之前,并没有选择去香江发展,也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话语权。

    他是给刘得华写了《中国人》之后才过去的。

    身份就显得不可轻辱。

    中戏那边也一样,常莉都快被他给“驯服”了,他手里还握有了黄定于的“把柄”。

    现在通过和中戏合作《中国人》MV,继续增加他在中戏的筹码。

    中戏这边也不好怠慢。

    毕竟,一起参加饭局的还有文化橘局长,以及央视剧作中心主任,都是实权人物。

    如果不是校长和书记出国考察去了,来的可能就是校长或者书记了。

    先是聊了一会《中国人》MV,然后聊了聊苏超现在正在拍摄的电视剧,还有苏超在香江制作的电影。

    别说中戏副校长了,就算是张何平都对苏超刮目相看。

    这小子太能折腾了。

    不到一年之前,苏超还大热的天,穿着厚重的盔甲,在《宰相刘罗锅》剧组跑龙套。

    感觉无论多么重视苏超都不为过。

    然而,苏超今天请客吃饭并不是为了装逼。

    没有效果的逼,装再多也没用。

    “咱们这边有没有可能制作金庸武侠剧呢?”

    喝的差不多了,苏超提了个问题。

    学术界、文化界、央视,饭桌上都是行业的规则制定者。

    苏超提出这个问题,立刻就引起了他们的重视。

    金庸剧,大家并不陌生。

    香江的影视文化较之内地发展得更早更开放多元。

    早在70年代初期,港剧里就诞生了不少武侠类型的电视剧,可以说比大陆早了整整二十年。

    八十年代的香江每年生产的电视剧,其中将近一半都是古装武侠题材。

    内地其实也有,比如《白眉大侠》,这在当时也算是个非常火的IP了。

    很多八零后,在听到刀是什么样的刀,立刻就能接住梗:

    刀是什么样的刀,金丝大环刀,剑是什么样的剑,闭月羞花剑,人什么是样的人,美女爱英雄。

    另外还有《江湖恩仇录》《三侠五义》《甘十九妹》等等。

    但是限于版权引进方面的问题,内地只引进来一些成品武侠剧。

    一直到199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才出品了内地第一部香江武侠剧《多情剑客》。

    改编自古龙的武侠《多情剑客无情剑》,它不仅是大陆第一部古龙剧,也是大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武侠电视剧。

    金庸剧也不是没做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