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9章 乡试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09章 乡试前 (第3/3页)

读七年。

    从幼童到少年,他读过的每一本书,写的每一篇文章都会成为台阶,供他一步步往上攀爬。

    七年来的刻苦勤勉,让他在面对即将来临的乡试时并不惊慌。

    陈砚看自己文章之际,杨夫子却紧绷起来,一直在猜测今年乡试的主考会是谁。

    乡试一旦中了就是举人,而举人已经可以参与朝廷派官了,这也意味着,一旦中了乡试,就是正式迈入士的阶层了。

    生员被称为士,却是士子,一旦中了举,那就是仕途的仕了。

    乡试的重要性与小三科不能同日而语。

    也因此,士子们各显神通,有找人替考,有收买考官等。

    为了公平取仕,朝廷也是出了种种举措,对这些情形严防死守,最要紧的主副考官就要从京城中派出。

    杨夫子和周荣日夜忙碌的,就是筛选出此次镇江省的主副考官。

    眼看两人累得整个人都颓丧了,陈砚所剩不多的良心终于隐隐作痛,对两人道:“不到主副考官出发来镇江那日,外人是不会知道主副考官为何人的。”

    周荣和杨夫子对视一眼,两人目光灼灼,隐隐透着希望:“那可未必。”

    两人拿出厚厚一叠纸,上面写满密密麻麻的名字,是周荣的字迹。

    “可任乡试主考官的官员全在这里,大梁朝规定,凡是乡试主考官,需地区回避、亲属回避。本省官员不可任乡试主考,镇江的官员尽数除去。曾任职于镇江的官员也不可任镇江乡试主考,又可划去一批。近五年内曾在镇江担任过主考的官员也不可再担任,又划去数人……”

    周荣每说一项,名字就会被划去一批,到了最后,几百个名字竟只剩下十六个人。

    陈砚看得目瞪口呆。

    这要查多少书册记载,才能如此清晰将人都排除?

    难怪两人累成这样。

    杨夫子颇为无奈道:“剩下这十六人,我们实在不知该如何再挑了。”

    “若能再挑一挑,选出主考官,再多读读他们的文章,可朝他们的喜好靠一靠。”

    周荣也颇为可惜。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