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1章 传胪大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51章 传胪大典 (第2/3页)

文官集团,而是提出改革措施。

    读完一遍,永安帝心有所感,又读了第二遍,便觉此题如此解方才是正道。

    再看向标记,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将文章放下,继续读下一篇。

    只是心中所想尽是陈砚文章的官吏改革,再读其他文章,便觉文采有余,于朝政毫无帮助。

    待十二篇看完,永安帝看向众人,道:“众爱卿为国取材不辞辛劳,朕心甚慰,此十二份答卷俱是上乘之作,以这第六卷尤甚。”

    “朕深居宫中,竟不知地方官员如此困境,如这考生所言,也该改一改考核之细则,让良臣不至于就此埋没。”

    众人虽心思各异,却也不能左右天子点状元。

    此后的榜眼探花也尽数点出。

    永安帝点了点此卷,道:“此卷文采虽不及一甲,然情感真挚,又颇为实用,便为传胪。”

    传胪乃是二甲第一名,也就是第四名。

    一想到此文会在程文集中排在第四,供天下读书人拜读,曾昌的脸色就极难看。

    这些人还是吃得太好了!

    天子将名次定下后,将答卷还给首辅徐鸿渐后便离去了。

    次日就需放榜,众读卷官就要拆考卷,按名次填榜,自是又忙碌起来。

    ……

    会试之后,吏部一共送来两套衣衫,一套贡士服一套进士服。

    贡士服在殿试当日已穿了,传胪大典上,众进士需穿另一套进士服。

    进士巾与乌纱帽极像,以黑色纱制成,顶部微平,两侧展角长五寸,宽一寸,并配有垂带,簪上翠叶绒花,其上铜牌刻有“恩荣宴”。

    只是这帽子于陈砚而言实在太大,一带上去便往下滑,杨夫子就将衣服剪成布条,在他头上缠几圈,方才不会掉。

    袍服为深蓝,以青罗滚边,袖广,青色革带束腰,饰以黑角,再配朝靴毡袜。

    此服送来时颇大,杨夫子将其与贡士服一同送往裁缝手中改小,此时穿在陈砚身上极为合身。

    穿此一身,便是少年意气,颇有春风得意之姿。

    待三人送陈砚到皇城外,众穿着进士服的士子俱是忐忑。

    苦读多年,要在今日收获。

    众人既已历经万难来此,无不想名冠皇榜,名扬天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