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3章 赐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83章 赐服 (第2/3页)

君父分忧,何须忧愁。”

    何况此行他是去捣徐鸿渐的老巢,更该气势如虹,不可有一丝丧气。

    李景明也是愤愤不平:“此去地方,也不知何时才能归来,你一人去那人生地不熟的宁淮,日子何其艰难。”

    官员被外派后,多是在地方上干到老。如王申这等从地方上又回京的,除了做出大功绩外,还有个当阁老的恩师。

    被外派后,最可怕的不是难出功绩,而是容易被遗忘。

    在京时天子虽对陈砚颇为重视,待到地方,日子久了,慢慢也就淡忘了。

    众人本就对陈砚被外派不满,再想到他的将来就忧心忡忡。

    如此焦躁不满,这送别尽是愁绪。

    孟永长安慰众人:“过些日子我墨竹轩就要开到宁淮去了,到时陈大人有什么事招呼一声也就是了。”

    众人心绪并未被缓解。

    陈砚若在宁淮出事,必是大事,一个书肆又能帮得上什么忙。

    还是朝中无人,此时帮不上一点忙。

    陈砚拱手:“能与诸位相识,乃是我陈砚之幸,今日在此拜谢!”

    他如今的形势实在太差,明面上得罪首辅徐鸿渐,被贬到地方,又被天子所弃,凡是聪明些的官员都该离他远远的。

    可他们不顾这些来相送,如何能不让人感动?

    徐彰倒是比他们平静些:“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怀远必可得偿所愿,鹏程万里。”

    陈砚心下感动,对其拱手:“多谢文昭兄。”

    众人一路将陈砚送上船,可惜送君千里,总需一别,陈砚又将众人送下船就要离去。

    恰在此时,远处传来一声呼喊:“三元公留步!”

    陈砚抬头望去,就见一行锦衣卫骑骏马狂奔而来:“圣上有旨,陈砚接旨!”

    陈砚赶忙下船,便跪在码头边。

    码头来来往往人数众多,此时纷纷跟随跪下。

    锦衣卫翻身下马,站成一列,颇受气势:“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宁淮松奉府同知陈砚,才识宏深,直言纳谏,尽忠恪守,功在社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