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态度 (第2/3页)
害也是枉然。
永安帝退朝离去时,睡了整个早朝的徐鸿渐终于睁开双眼,静静看着永安帝离去的背影。
今日的永安帝脚步比往常重了不少。
徐鸿渐在董烨的搀扶下站起身,缓慢往殿外走去。
就在要接近门口之际,次辅焦志行靠了过来:“徐大人以为宁淮的官员是谋逆还是失察?”
徐鸿渐神色如常道:“看陛下如何定夺。”
焦志行指着前方的地面道:“门槛颇高,大人小心被绊倒。”
徐鸿渐笑道:“这门槛都跨了几十年了,便是闭着眼都能跨过去,如何会被绊倒。”
话音落下,就着董烨的搀扶抬起腿跨过那门槛,又转头看向焦志行:“你也比不得那些个能闹腾的年轻人了,也要当心些才好。”
焦志行笑着拱手:“年轻人只要能撑起来,我等身上的担子也能轻些。”
徐鸿渐意味深长道:“你想的是减轻担子,年轻人怕不是想抢走你肩上的担子。年轻人下手没轻没重,说不得就有误伤。”
话音落下,目光又扫过随后而来的刘守仁,转身离去。
看着徐鸿渐一行人走远,走到焦志行身边的刘守仁方才开口:“那位三元公着实是文武双全,整个平叛处处都是他的身影。”
焦志行道:“我大梁头一位三元公,必是不凡。”
刘守仁跟随焦志行一同跨过门槛,应道:“经此一战,他必再次名声大噪,加之此前名声,于士林中恐要超过你我了。”
他们能爬到如此地位,除了自己的能力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代表的是清流一派,是对抗徐门的领头人。
可如今,这陈砚将徐鸿渐的老巢端了。
如此战绩,比之他们更耀眼,又有多少人会追随他?
陈砚打的可不只徐门的势力,还有他们的声望。
焦志行缓步前行,并未开口。
刘守仁接着道:“地方官员不在地方待着,公然回京,丝毫不惧御史弹劾,可见其所图不小。”
焦志行脚步一顿,逼得刘守仁不得不跟着停下。
“刘阁老是何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