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临安告破,梅州勤王 (第3/3页)
这时候站了过来,他望着姜长云的双眼,仿佛内心也无比的坚定,他誓死追随姜长云,不可能在这种时候去所谓的梅州带兵勤王,他清楚金兵的战斗力和临安的城防力量,此时此刻姜长云率三千骑兵回去,无异于送死,他这是想保存禁军的有生力量,毕竟就算这五万禁军回师临安,也未必能击败十万金人铁骑。
“陈雁资历尚浅,万不能当此重任!在座的各位将军都身经百战,比雁更能指挥全军,末将对临安的城防更为熟悉,愿随殿帅赶回临安救援!”
这是陈雁唯一一次当众驳回姜长云的命令,令姜感到不可思议,不知不觉中,这位少年已经有了为将者的独立思考和决绝果断,从他的眼中能看出他随自己回去赴死的决心。
但是他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和陈雁心中所想一样,他不能眼睁睁看着大宋最后的精锐殆尽,他更不忍让陈雁这个十六岁的少年将军随自己去冒险,他还有更长更远的未来,大宋需要他。
姜长云摆了摆手,他知道此时此刻不能任由陈雁再谏下去。
“我意已决,这是军令。”他眼神中充满了坚韧,看着陈雁,他甚至不希望陈雁再做出任何反驳。
但是陈雁毕竟是姜长云一手带出来的,他见此于是急了:
“殿....”话没说完,便被姜长云打断:
“陈雁!执行命令!”
姜长云突然间严厉呵斥道,他知道此时此刻不摆出殿帅的架子,这个少年是不可能善罢甘休的,陈雁依旧盯着姜长云的眼睛,似乎在质问他为什么要去送死,他眼睛瞪得通红,泪水与血丝在眼球中交织,捧着帅印的双手也不知不觉颤抖,众将纷纷拉住陈雁,或用手拍拍他肩膀,低声劝说他。
陈雁必上了双眼,深吸一口气,强忍着情绪,随后一字一顿地说道:
“末将....领命!”
姜长云彻底放心了,他最担心的是这小子当众和他掰扯到底,如今他内心也告慰了不少,毕竟跟着自己这么久了,眼前这个小子少了很多刚入军时的稚嫩,多了不少为将者的冷静和理智。
“诸位....”姜长云看着众将,语重心长的说道:
“陈雁虽年少,却是我见过的,万中无一的帅才,他自幼饱读兵书,进士状元郎出身,但是他放弃了富贵的前程,甘愿为军中一小卒,跟随本帅左右,大小功勋也数数皆是...”他叹了一口气,这是他能为陈雁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本帅深知他的才能和领军能力,既然是本帅任命,军中事宜,诸位一切听从他调遣,敢有不从者,本帅定不轻饶!”
他环顾了四周的众将,知道陈雁虽有大才,却资历尚浅,恐自己走后他不能服众,于是提前替陈雁铺路。
“末将遵命!一切听从陈将军调遣!”
众将面对自己追随多年的殿帅,知道殿帅指定的人定有道理,纷纷领命认同。
姜长云随后布置了各营事项,遣散了众将,独留陈雁一人。
“之锋....”他很多想说的话,到了嘴边却没办法出口,毕竟面前这位他视如己出的少年,他有太多的期望与不舍。
“切记我说的,万事一定要深思熟虑,有不决的可以问周将军,王将军,他们跟我多年,领兵经验丰富,我也嘱咐他们会尽力协助你。”他看着陈雁,语重心长,接着说道:
“此去临安百险,你我皆知,不必多言。但我身为三军主帅,况且你嫂子和欣儿都在临安等着我,我不能弃她们于不顾,这些年我亏欠她们够多了...”
姜长云有些说不下去,但是如今的他对自己的生命已然释怀,能和家人在一起,同时又能替大宋尽忠到最后,他都无憾了。
“殿帅,我明白。”
陈雁知道姜长云的脾气和性子,他决定的事情没有回旋的余地,他能做的就是让殿帅放心,保住大宋最后的精锐。虽说是会师勤王,但是他们都明白,临安守军不过万余人,怎么都不可能抵挡金人的十万铁骑,这恐怕是他和姜长云最后一别了,陈雁泪水在眼眶打转,他终于忍不住留下眼泪。
“哭什么!男儿有泪不轻弹!”姜长云拍了拍陈雁的肩膀,随即思索片刻说道:
“倘若....我这一去回不来了,你嫂子和欣儿,我就托付给你了....我自会想办法送她娘俩出城去梅州寻你...”姜长云还是把自己最后的顾虑说了出来。
“殿帅放心,陈雁必不负殿帅所托。”陈雁虽哽咽,语气却显得坚韧无比。
姜长云听后,露出久违的会心一笑,拍了拍陈雁的肩膀,说:
“之锋,你与欣儿年纪相仿,她也特别喜欢你,我每次回去,她都会问我,你们军营里的那个呆呆的小将军怎么没一起回来,哈哈哈....”长云苦笑道,他沉默了片刻,不想让陈雁看到自己湿润的眼眶。
“我今天便给你和欣儿做个主,怎么样?”对于姜长云来说,眼前这位他最看重的年轻人,既然没有缘分做父子,那也要收过来做女婿。
“殿帅...这.....”
陈雁没想到殿帅会突然说出此话,他自幼读书,一心报国,从未有过任何男女之情的想法,对于姜欣,他也只是见过几回,且姜欣每次都调侃他,他自然是完全没想过殿帅会把姜欣许给自己。
“殿帅,陈雁早已身许家国,恐......”他在殿帅面前,总显得像小孩子,尽管他已经装作很成熟了。
“谁没身许家国?我和你爹当年不也身许家国了?你爹当年和你一模一样,后面还不是有了你哈哈哈,就这么定了!欣儿托付给你我也放心,至于父母之命嘛,我去地底下会告诉老陈的。”他开玩笑的说道,陈雁的父亲曾是自己的战友,战死在了当年的戍北之战中,当时陈雁年幼,陈雁母亲为了培养英雄遗子,便带着幼年陈雁前往扬州居住。
“行了!时不我待,记住我说的。”
姜长云最后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陈雁,随即拿上佩剑出帐上马,看着眼前蓄势待发的骑兵将士们,他们身着厚重的铠甲,在火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每一块甲片都记录着过往战役的荣耀与沧桑。战马们健壮有力,肌肉在皮下隆起,鼻孔中喷出的气息化作一缕缕白雾,与寒风交织,彰显着它们的不凡与战意。马鞍上,骑士们身姿挺拔,手持长矛或弓箭,眼神坚毅而锐利,一动不动,却蕴藏着即将爆发的惊人力量。
“出发!”随着姜长云令下,数千骑兵在战马的嘶吼声中如迅箭一般冲出军营,随着飞扬的尘土和马蹄声,消失在夜色之中。
陈雁缓缓走出军帐,高举帅印,对着余下的全军将士下令:
“奉殿帅军令!全营开拔梅州,出发!”帅印在月光和火光的交织照耀下格外透彻,散发着一股不可描述的王者气息,这位少年英雄重新整理好着装,披挂上马,看着数万军旗上写着的同一个“宋”字,胸中涌起从未有过的豪迈之气,率领大军踏上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