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章 北伐出师,颍州风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章 北伐出师,颍州风云 (第2/3页)

.....应该是经历了什么...”她心里吃起了醋,凭什么告诉陈雁都不告诉自己,自己都是他的义女了,妥妥的小棉袄,他居然和陈雁比自己都亲!

    看罢,她偷偷将信原封不动的塞了回去。

    陈雁的书房中,竟然连一点装饰都没有,全是书柜,纸,笔,她开始心疼这个呆子了,明明皇上都赏赐了这么大一座府邸,他却如此不懂享受。

    “嗯?这是什么....”她看到桌中央的纸上写下了一首诗:

    别时正年少,

    难得功与名。

    欲诉心中事,

    生死如薄冰。

    再见是何年?

    九州尽飘零。

    尚且弓刀在,

    识我不负卿。

    “这个呆子......还会写情诗呢......尚且弓刀在,识我不负卿.....”

    此时此刻姜时离鼻子又酸了,陈雁有多想自己,这首诗表达了所有,她不知道这六年多少个日夜,陈雁的牵挂都始终难与人说,是啊,在外他是人人敬仰的大元帅,可是褪去元帅的身份,他始终是普通人,他也有自己牵挂的人。

    从这首诗中来看,他很想实现对自己的承诺,可是如今旧土未收,两者之间不可两全。但是他只能默默自我消化,将心事埋在心底。可他不知道的是,自己虽是女子身,却未尝没有此番壮志?难道天底下许身为国的就只能是男子吗?

    但姜时离突然觉得自己这么做太自私了,她明明就在陈雁身边,却又不敢让他知道,只剩他继续独自愁思。

    她最后还是决定了,不管陈雁如何,明日就去见他!

    夜深人静,她的心中却波澜涌涌,怕是要彻夜难眠了。

    第二日清早,陈雁和一众随从回到了殿帅府,众人一边商议一边前往大厅。

    “殿帅,逢春之后,又是接连雨季,淮河定会水涨船高。”一个将领说道。

    陈雁正是因为考虑到这个问题,所以近日才如此繁忙,一方面他已面见圣上,得到密令准许出师,一方面他想尽快做好一切准备,即刻出师,便能在雨季来临前,渡过淮河抵达徐州。

    “目前我们可以用的一共有多少兵马?”陈雁问道。

    “如今大营统计马军三万,步军五万,加上徐州留守的两万精兵,共计十万余人。”

    随即,一行人来到了大厅,陈雁看着地图,沉思了一会,说道:

    “周将军,后日你领马军五千,步军两万,为中军,按照计划北上,经扬州后过淮南东路,在楚州待命。”

    “王将军,后日你领马军五千,步军一万,为后军,中军后军之间保持联系。”

    “末将领命!”众将军即刻返回营中准备出师事宜,陈雁此时此刻还在地图上做着各种标记,为出师做好最后的准备。

    姜时离得知他回府了,心里十分紧张,毕竟她已经决定不管陈雁作何反应,她都要去见他。只见她缓缓拿出铜镜,映照出她清丽的面容,宛如初绽的百合,未经尘世沾染。她蘸取少许清水,轻拭脸颊,随后,将如墨的发丝轻轻挽起,仅以一支朴素的木簪固定。随即换上了军衣,披上了袍子

    她走到大厅,看着陈雁正低着头在图纸上写来写去,随即清了清嗓子说道:

    “殿帅...”

    陈雁抬起头,被惊住了,手中的笔不知不觉的掉在地上,哪怕是时隔六年,他看着姜时离,一眼便想到了当年十多岁的姜欣,太像了,那精致的脸庞,楚楚动人的双眼,虽说女大十八变,可眼前之人却有着和姜欣如出一辙的相貌,会是她吗?

    见陈雁瞪得自己发呆,姜时离的脸火辣辣的,随即还是试探性的说:

    “殿帅?”

    陈雁回过神来,他确实太久没见过姜欣了,他实在不敢确定,但是哪有这么巧的事情?都姓姜....话又说姜欣怎么可能会出现在自己军中?况且还得到了自己亲自提拔....他左右脑在互搏。

    “你....”他话到嘴边却说不出口

    姜时离见状,心想难不成蒙混过关了?他居然没认出自己?还是说认出了但是不敢相认?

    “你是不是改过名?”陈雁一句话让姜时离差点没绷住,这不是认出来了吗,怎的还要确认一番?那她可要卖关子了。

    “啊?我就叫姜时离啊,怎么了殿帅?”她假装惊讶的问道。

    “那你,祖上是哪里人士?”陈雁见状,不想接受她没改过名的事实,继续追问。

    “我父亲是宗州人,我之前也在宗州生活。”她心想,自己确实没撒谎。

    “原来如此.....”陈雁瞬间内心一阵落寞,或许是自己想多了,只是外貌相似而已,若真是她,怎么会不和自己相认?

    “那你父亲是...?”陈雁此话一出,明显知道自己冒昧了,可是他就是不甘心,还是想得到那一丝的线索,但是见姜时离面带莫名其妙,他赶忙说道:

    “抱歉....是我冒昧了,姑娘长得,很像我的一个故人....”

    姜时离一听,瞬间小鹿在心口乱撞,稍带娇羞的低了低头。

    “只是....我与她已经整整六年没有相见了,如今更是....不知道她身在何方...”

    陈雁随即背过身去感慨道,这给姜时离说来了兴致:

    “想必殿帅口中之人,一定是很重要的人吧?”她说完偷偷做了一下鬼脸。

    “她是我此生最敬重之人,前禁军指挥使姜帅的女儿,当年临安大劫,姜帅舍身成仁,悲壮殉国,我曾在姜帅面前承诺过,要护他女儿一生,后来为夺回徐州,前后六年光景,如今没有她半点消息....但是不管如何,此生我一定要找到她....”陈雁随即目光带着坚定。

    姜时离听后心中一阵暖流,眼眶红红的,随即她问道:

    “殿帅若是将她寻回,护她一生的意思,是指要娶她为妻吗?”

    陈雁听后发了呆,他确实没想过这个问题,娶姜欣吗....

    “额....自然是....如若她愿意的话....”他回想起自己之前和姜欣的种种,似乎每次见到她也都会莫名喜悦,特别是看到姜欣哭的时候,自己也会特别心疼,这应该就是喜欢吧?

    “实不相瞒,我原本一介书生,有幸得姜帅赏识,从此军赴国难。收复失地,光复大宋是我毕生梦想,也是姜帅遗愿。我亦从未想过儿女私情.....像我这样的人又怎敢苛求白头偕老,长相厮守的生活呢?如若我能选择,那我一定会娶她,不管是出于当初的承诺,还是......”

    “噢抱歉,这些....不该说这么多的....”他好像反应了过来,自己什么时候会如此儿女情长。

    姜时离听后先是被陈雁感动到了,随即转念一想:

    “不对啊?合着本姑娘还非你不嫁了是吧,好像娶我你还勉强上了,瞧给你美得!真是个傻子!”

    “殿帅叫我时离便好。”她心里狠狠地骂了陈雁一顿,实在是被他的脑回路气得不轻,但转念一想,要不是她没有承认自己是姜欣,可能都听不到陈雁亲口说出对自己的感情。

    罢了,姑且先记着,好在是暂时瞒过了陈雁,如今相见了,他还是那么呆,那自己就放心了。

    随后二人一同前往军营处理剩余事务。

    自打姜时离从军后,李辰也在乡试中考取功名,而后来到了临安等待朝廷任命。

    临安府美女如云,他却没有当年初见姜时离的那种悸动,或许正是人生初见便误终身,后面他去找过孟若清,从他口中得知姜时离去临安投军了,他实在无法想象于是此番朝廷任命,他想着能不能主动提出去军中任职,或许就能见到心心念念之人。

    中书省中,十几位高中的青年人正在等待朝廷的任命诏书。

    “举人李辰,授差遣院承务郎,留京任职!”

    李辰听后心里一惊,自己虽中举,但是名次相对也靠后,为什么会让自己留任临安,一旁的其他举人听到后,纷纷投来羡慕的眼光,甚至主动与他道喜结识,毕竟他这属于是京官,提前相识以后难免有求于他。

    李辰心中犹豫不决,若是接了这京官,自己家乡估计要去他家门舞狮庆祝,这是难得的殊荣,可是自己来时本就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想方设法入军,打听姜欣的消息,思索再三后,他还是决定找中书侍郎请愿。

    此时萧文远和一众中书省官员正在一边走来一边商议要务,李辰见萧文远器宇不凡,像是中书省的高官,便头脑一热,主动上前:

    “学生李辰拜见各位大人,但求一事相奏!”

    众大臣纷纷投来异样眼光,从哪里冒出来的毛头小子?

    “大胆!你可知面前是何人?速速退下!”一位中书省官员大喝,给李辰吓了一机灵。

    这位官员随即向萧文远回禀道:

    “此人乃今科的举人,毛手毛脚不知礼制,冲撞了丞相,我这就严肃处理!”

    而后他又严厉地看向伏地跪拜的李辰:

    “还不快起来!来人,将此人带走!”

    “无妨。”萧文远发话了,他倒是觉得李辰颇有意思,随即令他起身。

    李辰人傻了,自己明明就是想找一下中书侍郎如实相报,怎料这么巧能碰到当今丞相,自己难不成仕途刚起步就要没了。

    “你这小伙倒是颇有胆气。”萧文远打量着他,随即让他跟自己走。

    进入一间书房,李辰战战兢兢的低着头,双手紧张的不知道放在何处。

    “说吧,有何事?”萧文远有点兴趣,他好奇这个新科的举人,究竟有何要事。

    “禀...禀丞相....小人原为宗州一士子,承蒙圣恩得中举人,更三生有幸能在京中任职....如今山河未复,小人虽一介潦草书生,但却也想赴军报国....”

    萧文远听后,倒是挺欣赏他,但是话说回来,他虽是参知政事,却不能坏了规矩直接插手,便说道:

    “年轻人志气尚佳,可这投军打仗,并非纸上谈兵,再者战场瞬息万变,生死难料。”他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有一腔热忱,但是为了劝退他,还是告知他战场的危险,欲让他知难而退。

    “回丞相!小人虽不才,但这些年也深读兵书,能够进入军队是小人梦想,战场之危险小人早已做好准备,甚至已将遗书拟写,为求死而无憾,恳请丞相大人看在小人报国之心,能够恩准!”

    李辰不得已胡诌了一番,毕竟他是奔着姜欣而去的,他听到萧文远这样说了之后,觉得有些许机会。

    萧文远内心不由得感叹道,要是天下士子均有他这般志气,大宋光复指日可待,对面前的李辰颇为赞赏,考虑片刻后便说:

    “我知你心意,但是任何事嘛,都得按照规矩来办,你既有如此决心,本相再过干扰倒也未免不通人情,这样吧!看在你报国心切,本相亲自修书一封,你拿去禁军大营即可,但是他们收不收你,可就不是本相说了算了,一切看你自己有无真才实学。”

    李辰喜出望外,连忙叩谢,随即拿着萧文远的亲笔信,朝着禁军大营而去。

    话说姜时离和陈雁返回大营后,陈雁在中军帐中处理余下各类事务,姜时离则是在一旁执笔,时而替他记下注意事项,时而替他代写信件,中军帐中的军士来来去去,大家都在为北伐出征忙得不可开交。

    “启禀殿帅!大营外有一书生,这是他给的丞相亲笔书信。”一位军士入帐禀报。

    陈雁有些疑惑,心想这萧文远又在搞什么名堂,随即说道:

    “时离,你来处理。”

    姜时离听后火大,自己还在帮他代写军令,他倒好什么鸡毛蒜皮的事都甩过来,闲自己还不够忙是吧?随即她放下笔,偷偷白了一眼陈雁,接过书信。

    这一看不知道,看了就吓一跳,李辰怎么跑到这军中来了,居然...还带着丞相的亲笔书信?!他难不成是隐藏的关系户不成,亏自己在宗州呆了六年都没发现,这人藏得够深的。

    “殿帅...丞相说,有一个今科中举的士子,唤作李辰,想要舍弃功名加入禁军....”她说道,但是心里还是期盼陈雁能够拒绝,毕竟这多尴尬啊!要是他真来了,自己岂不是要露馅,而且这个李辰和一个牛皮糖一样,这次想必也是费尽心思,居然都追到军营里来了,也是有本事

    “这老萧今天怕是吃错药了,不知道本帅这么忙吗?还有这功夫塞人过来。”陈雁自言自语道,随即说:

    “时离,你去见见然后自行定夺吧,有才学就让他去军议处报到,没有的话就让他走。”

    “我.....”姜时离真想给陈雁一拳,怎么啥事都扔给自己,把自己当贴身秘书了。但是看着周围人多,她只好乖乖前去。

    但见李辰在大营外候着,时而踱步,时而眼神四处张望,仿佛等待已久

    他突然看见营中走出来一位身材苗条纤瘦,轻盈有姿的身影,他定睛一看,竟是女子,这不就是自己做梦都想见到的姜欣吗?他欣喜若狂,没想到一到军营就能见到思念已久之人,迫不及待跑上前去。

    “姜姑娘!”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咳咳,你....怎么跑来这里了?”姜时离看着他的表情显得很浮夸,但是毕竟是朋友,许久不见,只能如此问道。

    李辰赶忙把自己的经历告知姜时离,诉说着自己有多么坚决,期间历经了多少曲折。

    “好了好了....既然来了,随我来吧,我奉殿帅命令对你进行考核,若是过了你便能留在军中,若是考核不通过,你就回去吧!”

    姜时离打断了李辰,一本正经的说道,她早就打好了算盘,李辰这人书倒是读得不少,但是军事这方面想必是一窍不通,自己只要稍微略出一点题目,便能将他搪塞回去。

    谁料李辰非但不怕,反而还高兴的答道:

    “放心吧姜姑娘!在下也时常会读写兵书著作,信心十足!”

    随即两人来到一军帐,姜时离随便出了一些经典战事的问答,刚开始李辰还能答上来一二,可是随后就开始支支吾吾了,甚至一问三不知,姜时离见目的已经达到,幸灾乐祸的说:

    “看样子,公子对于兵法领悟尚浅,怕是不适合留下去了,请回吧!”

    李辰慌了,他赶忙说:

    “姜姑娘!在下...在下确实刚刚接触不久,可是在下对兵法兴趣浓厚,还请姑娘给个机会!”他言语中带着乞求,但是姜时离似乎并不领情:

    “军中可无儿戏,公子既然对兵法有兴趣,那便请回家自行探讨,军队就是军队,容不得半点私情。”

    她说罢,心想这下子看你还有什么话说,转身欲离去,这时李辰稍微沉默了一下,突然冷静的说道:

    “姜姑娘!”他低着头,双拳稍稍攥紧,浑身略显颤抖。

    “姑娘,在下虽然才疏学浅,可内心却和姑娘一样,充满了热血与赤忱,如今淮北未定,数万黎民百姓还身处水深火热之中!他们被金贼蹂躏折辱,其痛苦可想而知!国家有难,作为天下士子,又岂能视若不见,在家中静坐?我虽没有霍去病卫青之才,却也有幸能知岳武穆之志!姜姑娘如今已从军入伍,许身报国,在下堂堂男子汉,又怎甘去做这区区京官?驰马杀贼,马革裹尸,才是我大宋男儿的归宿!”

    他一番豪言壮语中透露着无比的激动和慷慨,不知不觉见说了一大堆。

    姜时离心中一惊,没想到此人虽是书生,却也有着如此报国情怀,不免动容,看样子自己之前都错看他了,随即她转过头,不可置信的说:

    “你....刚刚说的可是发自内心?”

    “肺腑之言!”李辰见她面带犹豫,似乎动了恻隐之心,随即抓住机会赶忙说道:

    “在下虽然才薄,但是愿留在军中跟姜姑娘好好学习!即便是做军前一卒也毫无怨言,若姑娘不弃,还请姑娘看在我报国心切的份上,给我一个机会,若是我因愚笨,对兵法之解毫无进展,姑娘再让我离去....”他言语中略带乞求。

    见对方如此决心,姜时离也不好泼冷水,思考再三后便说:

    “好....好吧,念在你这番....报国热情,行吧!”还没等李辰高兴,她随即说道:

    “不过!你要留在军中也可,但是得遵守以下三点,其一,既然身在军中,那便没有私情,我是你的上司,你不可再叫我姜姑娘!我如今是三衙的都虞侯,你得叫我姜都虞,就算私底下....我现在叫姜时离,你也不要再叫我姜欣了。”她深怕李辰哪天脑子一抽,当着陈雁的面叫他姜欣,那到时候就不只是李辰自己走了,自己说不定也会被陈雁轰出军队,他那个保护欲,姜时离还是心知肚明的。

    “谨遵姜都虞命令!”李辰喜出望外,她终于松口了。

    “高兴什么?还没说完呢!其二,按照刚刚的考核,你是不合格的,因此我将你安排进军议处,三日一小考,五日一大考,为时一个月,若是一个月内你都能通过,那便才是真正的留下,否则就别怪我不留情面。”她清楚,按照李辰这般对兵法的见解,而且又不知武艺,留在军中连个大头兵都当不了,姑且看看他的悟性,如若真如他所言,他应该会苦读兵法能完成自己的考核。

    “其三,本都虞事务繁忙,可没有空亲自教你,你自行去军议处找到陆恪之都统,跟他学习即可,还有,这军中规矩....”她转念一想,随即朝着帐外呼喊:

    “小马!”

    只见军士马文昭应声前来。

    “时离姐,你叫....”他进来看到李辰,随后又看到姜时离的表情,赶紧改口道:

    “见过姜...姜都虞!”

    “小马,他叫李辰,以后就由你来叫他军中规矩了,要是他坏了什么事,我就唯你是问!”她走到小马跟前说道。

    李辰虽然心中一万个不情愿,但是好在初始的目的达到了,只要能留在军中就还有一切机会。

    姜时离嘱咐完马文昭后就走了,小马见李辰器宇不凡,虽然没有当兵的英武之气,但是却也不像是平民百姓,随即试探性的说道:

    “抱歉大人,既然姜都虞吩咐了,那就委屈大人了...”

    李辰见一个大头兵都骑到自己头上来,气不打一处来,随即说道:

    “咳咳,小马是吧,我本是今科举人,如今投军为国,今后就辛苦你了。”他想着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