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年复年年,由明而暗【6k】 (第1/3页)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
后世中所有人都对这件事情有共同的认知,甚至不少“大汉黑子”对这句话都不能够反驳,甚至只能够捏着鼻子认了这件事情。
从汉孝明帝这个时候开始,一直到汉孝章帝的这一段时间,大汉的“兴盛”达到了一种地步。
可以这么说吧。
在这个时代,天下之间所有的国度、所有能够说话、有文明的人,他们都共同崇敬、尊拜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名为大汉!
明帝三年的时候,在位三年的明帝终于爆发了自己心中的野望,他开始对西域的一部分国度进行征讨。
他和光武皇帝、以及先前的其他皇帝不同的是他的思想。
其他的皇帝认为,这些西域的国度附庸于大汉,就是大汉的领土了,设置一个西域都护府管辖他们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必须是在这里设置郡县,让他们彻底的国号消失,成为大汉领土的一部分。
这几乎是这个时代众所周知,并且认可的一件事情。
即:附庸国度、或者说附属国是属于宗主国的领土范围——类似于邦周时期的那些国度其实都是属于周朝,无论是从名义上还是实际上来说。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穿越者”在降临了古代之后,并没有即刻入手对扶桑那个小地方进行横扫复仇的原因。
因为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彻底的将这个地方给扫除干净——他们本来就是属于你的。
但明帝并不这样认为。
明帝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他和他的父亲乃至于母亲都不同,他的性格酷烈如火,但却又十分霸道,有点像是当年的武帝。
并且他和刘询那个有刘彻野望但却没有刘彻能力的人还不一样,他既有刘彻的野心,也有刘彻的能力和手腕。
并且他比刘彻更加霸道。
他认为——附属国是什么东西?附属国就不算是朕的领土!
朕要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朕所能够看见的地方,全都要是大汉的领土,全都要是大汉的子民!
没有任何人可以凌驾于大汉黔首的头顶!
朕要为大汉的黔首获得大量的土地,要用手中的剑,为大汉的黔首争夺可以耕种的土地!
而这个时代的陈氏之中,也同样涌现出来了一大批的将才——是的,将才,但却并不是“政治才能”的“文臣”型官吏。
从明帝到章帝的这近乎五十多年里面,陈氏没有出现任何一个在朝堂上可以为“丞相”的谋臣政治型人才,出现的全都是武将。
天下人对此都没有什么波澜,因为他们没有看出来这其中陈氏的谋划。
而明帝和章帝自然是看出来了的,但是他们并不在意,相反还有些开心——陈氏不愿意霸占政治资源太久,不愿意让整个大汉的“官吏”都成为陈氏门生,这对皇帝来说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放纵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情,但克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陈氏能够在放纵之后,迅速的急流勇退、甚至是能够迅速的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