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湮灭、铁驹与寂静海岸线 (第2/3页)
的阴霾和身体的剧痛。他任由王飞翔将他搀扶到车旁。
王飞翔拉开厚重的侧后舱门(步兵舱门),小心地将裴凡生扶上宽敞的后排座椅。座椅虽然是硬质的军用设计,但比起“钢獾”那简陋的改装座椅,舒适度已是天壤之别。
“你坐着别动!我检查一下!”王飞翔交代一句,立刻化身为最细致的机械师,开始对这台天降的“铁驹”进行全面的“体检”。
动力系统: 引擎运转平稳有力,排气正常,没有异响。他爬到车尾,惊喜地发现挂载着两个标准军用副油箱!用手敲了敲,听声音,同样是满的!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辆车的续航能力,将远超他们之前的“钢獾”,足以支撑他们横穿剩下的路程绰绰有余!
武器系统: 主炮果然被拆除了,但车顶的环形武器站底座完好无损。王飞翔钻进车内,在驾驶座后方的储物格里一阵翻找,眼睛猛地一亮!他拖出一个沉重的金属箱,打开一看——一挺C6 7.62mm通用机枪和一挺C9 5.56mm轻机枪!旁边还有几个密封的弹药箱!虽然子弹数量不算多,但足以提供强大的自卫火力!他兴奋地将机枪取出,检查枪机,动作流畅,保养状态良好!
防护系统: 他绕着车身仔细检查,复合装甲板没有明显的破损或变形,防弹玻璃虽然布满灰尘,但敲击之下声音沉闷厚重,没有裂痕。车体底部的防雷设计也清晰可见。虽然三防系统(NBC)的指示灯亮着,但在这末世环境下,其有效性存疑,不过结构本身提供的密闭性就是一层保障。
生存系统: 他尝试启动空调系统,暖风功能居然还能工作!虽然吹出的风带着一股灰尘味,但在这寒冷的荒野清晨,无疑是雪中送炭。内部通讯系统的指示灯也亮着。最让他惊喜的是,在后排座椅下方,他找到了一个印着巨大红十字的、密封完好的军用急救箱!
王飞翔如同捧着珍宝般打开急救箱。里面物品摆放整齐,密封完好:成卷的无菌纱布、大管装的快速止血凝胶、盒装的强效广谱抗生素药片、几支预充式止痛针剂(吗啡类)、还有……几支标注着“生物活性修复凝胶(眼部及神经损伤专用)”的特种药剂!药剂的说明标签上印着复杂的分子式和军方保密标识。
“老裴!我们有药了!专门治眼睛的!”王飞翔的声音带着狂喜,他立刻拿起一支凝胶和一包消毒湿巾,回到裴凡生身边。
裴凡生靠在座椅上,疲惫不堪,但眼中也燃起了希望。王飞翔小心翼翼地解开他头上染血的绷带。当那深可见骨、边缘焦黑、残留着诡异微光能量侵蚀的恐怖伤伤露在昏暗的光线下时,王飞翔还是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伤口周围的皮肤红肿溃烂,看起来触目惊心。
“忍着点!”王飞翔用消毒湿巾极其轻柔地清理伤口周围的污垢和干涸血痂。每一下触碰,都让裴凡生身体紧绷,牙关紧咬,发出压抑的痛哼。清理完毕,王飞翔拿起一支止痛针剂,找到裴凡生手臂上的静脉,熟练地推了进去。接着,他按照说明,给裴凡生口服了抗生素。
最后,他拿起那支冰凉的“生物活性修复凝胶”,拧开盖子。一股淡淡的、类似消毒水和薄荷混合的清凉气味散发出来。他用附带的无菌涂抹棒,蘸取黄豆大小、散发着微弱蓝绿色荧光的凝胶,极其小心、均匀地涂抹在裴凡生左眼那狰狞的伤口上。
“嘶——!”
凝胶接触伤口的瞬间,裴凡生身体猛地一颤,发出一声长长的、如同解脱般的抽气声!一股难以形容的、冰冽刺骨的凉意瞬间渗透进伤口深处,紧接着,是如同万千细针同时拔除般的剧烈刺痛!但这刺痛只持续了短短几秒,随后,那折磨了他许久的、如同烈火灼烧、神经撕裂般的剧痛,如同退潮般迅速消散!一股温和的、带着生机的暖流开始在伤口处流淌。
凝胶迅速在伤口表面形成了一层透明的、富有弹性的保护膜,隔绝了外界可能的感染。裴凡生清晰地感觉到,伤口深处那些如同跗骨之蛆的细微侵蚀性能量(源自神子的能量溅射),正在被这层凝胶缓慢地中和、驱散。视野中那翻腾不息、遮蔽了半边天的猩红血光和令人眩晕的扭曲幻象,如同被清水冲刷的污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淡化、消退!虽然左眼依旧无法视物,但那种持续不断的、干扰他整个感知系统的剧痛和扭曲感,显著减轻了!
王飞翔看着裴凡生紧绷的身体逐渐放松,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脸上露出久违的、近乎虚脱般的轻松表情,也松了一口气。他重新用无菌纱布将伤口包扎好,动作比之前轻柔了许多。
“感觉怎么样?”王飞翔问。
“……好……好多了……”裴凡生长舒一口气,声音虽然依旧嘶哑,但明显少了几分痛苦,“……痛……轻了……很多……眼睛……没那么……难受了……”
“那就好!”王飞翔咧嘴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歇着,我去把车开出来!”
王飞翔坐上驾驶座,感受着真皮座椅(虽然是军用款)带来的包裹感和支撑感。他熟悉了一下操控台——比“钢獾”那堆改装仪表和按钮要规整、先进得多。他挂上前进挡,轻轻踩下油门。
“铁驹”庞大的身躯发出一声低沉有力的咆哮,平稳而有力地驶出了半塌的停车场,碾过破碎的水泥地面和丛生的杂草,重新回到了荒凉的公路之上。速度轻松提升,车身异常平稳,引擎的噪音和震动被厚重的装甲和悬挂系统过滤掉大半,传入驾驶舱的只有低沉而有力的轰鸣。车内不再有“钢獾”那种令人烦躁的颠簸和金属摩擦声。
“妈的!这才是车!”王飞翔感受着澎湃的动力和舒适的驾驶体验,忍不住再次赞叹,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他设定好导航路线(利用“铁驹”更先进的电子系统),将目的地锁定在东北方向的哈利法克斯。他看了一眼后视镜,裴凡生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虽然脸色依旧苍白,但气息平稳了许多。
驾驶“铁驹”的体验,与之前的“钢獾”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王飞翔将车速稳定在一个安全的上限。强大的悬挂系统和澎湃的动力,让车辆轻松碾过公路上常见的坑洼、裂缝和散落的碎石。车身只是微微晃动,不再有那种令人五脏六腑都要移位般的剧烈颠簸。引擎的轰鸣低沉而有力,透过厚重的装甲传入舱内,反而成了一种令人安心的背景音。油耗表显示,燃油消耗的速度远低于“钢獾”,配合满格的主油箱和两个备用副油箱,续航能力令人无比安心。
裴凡生利用“铁驹”提供的稳定电源,为平板电脑充上了电。他一边监控着预设的路线——避开已知的大型腐城节点和耶梦加得哨站区域,一边持续关注着能量信号。代表神子的猩红信号源彻底消失了,如同从未存在过。渥太华方向,那个代表“伍长”的巨大、冰冷的金属信号源依旧稳定地存在着,如同黑夜中的灯塔(或者墓碑),没有任何移动的迹象。这让他稍微松了口气,至少目前看来,那个恐怖的存在并未尾随而来。
在相对平稳的车内环境中,裴凡生开始处理自己的伤势。他小心地解开绷带,用找到的纯净水和新的纱布清洁伤口周围。伤口在“生物活性修复凝胶”的作用下,疼痛感已经大为减轻,边缘的红肿也消退了不少,那层透明的保护膜依旧完好。他重新涂抹了一层凝胶(按照说明,每日一次),再次包扎好。每一次处理伤口,都让他感觉身体轻松一分。他补充了水分和从军用口粮中拆出的高能量棒,在“铁驹”平稳的行进中,精神和体力都在缓慢而稳定地恢复。
王飞翔则在驾驶之余,如同一个得到新玩具的孩子,兴致勃勃地探索着“铁驹”的每一个角落。他在储物格里找到了几罐军用速溶咖啡粉和一个便携式电热杯。很快,车内便弥漫起久违的、带着焦香的热咖啡气息。他给自己和裴凡生各倒了一杯。捧着温热的杯子,嗅着咖啡的香气,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荒凉景象,一种劫后余生的、近乎奢侈的安宁感油然而生。
“妈的,有这家伙在,横穿北美老子都不怵!”王飞翔灌了一大口滚烫的咖啡,满足地哈了口气,打破了车内的宁静。他看了一眼后视镜里的裴凡生,“老裴,你说那潜艇……真能开?真能联系上家里?”
裴凡生放下手中的平板,也端起咖啡杯,小心地啜饮了一口。温热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带来一丝暖意和难得的慰藉。他摸了摸贴身藏着的硬盘,眼神坚定而深邃:“档案显示……可能性很大。‘温莎号’……是我们唯一的希望。情报……必须送回去。” 他顿了顿,补充道,语气带着一贯的谨慎:“但……不能大意。基地情况……未知。”
腐化地貌的变化: 随着他们一路向东北方向深入,靠近东海岸,环境悄然发生着变化。腐城那种标志性的、如同活物般蠕动蔓延的暗紫色菌毯,覆盖范围和活跃度似乎显著下降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被酸雨长期侵蚀、被未知能量风暴反复洗礼形成的荒凉地貌:大片大片龟裂、板结、呈现出诡异红褐色或灰白色的盐碱地;枯萎的、只剩下焦黑枝干的森林,如同伸向天空的绝望手臂;裸露的、被风化成奇形怪状的岩石山丘。空气中弥漫的腐城甜腥味淡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合了海风咸腥、淡淡硫磺味以及某种海藻腐烂气息的复杂味道。
人类抵抗的遗迹: 偶尔,他们会路过一些废弃的小镇、工厂或加油站。无一例外,都是死寂一片,如同被时光遗忘的坟墓。但在一些关键路口或桥梁附近,能看到曾经人类抵抗留下的痕迹:用废弃车辆和沙袋堆砌的、早已被摧毁的路障;散落在路边的、被枪弹或爆炸撕碎的丧人尸体(上面残留着清晰的弹孔和破片痕迹);残破墙壁上用喷漆或血迹涂抹的、早已模糊不清的求救信号或警告标语(如“危险!”、“勿入!”、“向东!”),字迹风化剥落,显然是很久以前留下的,没有任何新的、近期的人类活动痕迹。
遭遇与规避: 引擎的轰鸣不可避免地吸引了一些荒野中的“居民”。一小群被声音吸引的低阶丧人蹒跚着从路边的灌木丛中走出,试图扑向“铁驹”。王飞翔甚至懒得减速,只是微微调整方向。“铁驹”庞大的身躯带着万钧之力碾压而过,车身甚至没有明显的震动感,只传来几声沉闷的、如同踩碎枯枝般的声响。一次,平板和“铁驹”自带的增强探测系统同时报警,前方探测到高能量辐射区(疑似一个活跃的腐城次级节点或耶梦加得废弃的监测哨站)。裴凡生立刻指挥:“绕行……西南……避开……” 王飞翔毫不犹豫地转动方向盘,“铁驹”庞大的身躯灵活地拐下公路,在相对平坦的荒原上绕了一个大圈,将危险区域远远甩在身后。
数日行程,在“铁驹”强劲的动力和充沛的燃油支撑下,变得高效而相对轻松。他们穿越了安大略省东部广袤的荒原,地势开始逐渐起伏,出现了更多的丘陵。枯萎的植被中,开始夹杂着一些耐盐碱、耐风沙的滨海植物(尽管大多也已枯死),空气中海风的气息越来越浓郁,带着咸湿和凉意。
干扰源似乎并非来自空中或某个固定点,而是弥漫在整个桥体区域,甚至可能源自桥下的深水区。干扰强度之大,让“铁驹”内部的电子仪表盘灯光都开始出现轻微的闪烁,通讯系统发出持续的“滋滋”电流噪音。
同时,系统还捕捉到桥面上有多个不规则移动的高热量信号源!这些热源信号的特征非常奇怪,并非人类恒定的37度左右体温特征,而是呈现出忽高忽低、快速移动的不稳定状态,更像是某种高度活跃的变异生物。更令人不安的是,系统还检测到桥体结构存在多处应力异常点,数据反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