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1999,交个朋友! (第1/3页)
“星钥,暂停新闻播放。”
新闻内容播放了2分钟,王诩再次发出指令。
有心的观众立即注意到,与前两次连续呼唤两声“星钥”不同——
这一回群星王总单次呼唤之后立即接续指令,中间毫无停顿。
“好的,已为您暂停央视新闻。”
而智能管家“星钥”的反馈与二十台“星辉”电视的画面冻结几乎完全同步。
粗略估计响应延迟应该低于0.5秒。
这是一个不起眼但在当下是非常惊人的数字!
这一幕被部分具有技术背景的观众……好吧,摊牌了……被部分前来打探敌情的群星科技同行精准捕获。
与此同时,几位技术大牛立马领会到,群星王总为什么要不动声色地安排这个前后对比。
因为群星科技要展现他们为“星钥”部署的“分级唤醒确认策略”——
【1、首词触发监听期:捕捉到“星钥”后启动 5秒静默缓冲(麦克风持续工作,本地缓存5秒音频流);
2、指令预判加速:若缓冲区内检测到指令关键词片段,如“暂停”、“打开”、“关闭”等,即刻向云端发起语义解析;
3、二次唤醒强反馈:用户重复呼唤时强制激活声光应答“我在”,牺牲响应速度来换取防误触保险。】
群星“星钥”与苹果Siri的逻辑差异就此显现出来——
苹果的“Hey Siri”依赖单次复合唤醒词的端侧匹配;
而“星钥”则通过用户行为流分析——唤醒词密度+指令关联性,来动态切换响应模式。
更值得注意的是,群星科技做出的时代性技术突围——
作为智能家居中枢,“星钥”需在当前(2013年)端侧算力桎梏下,如联发科MT6589芯片仅500MhZ主频,实现……
【1、同步维持Zigbee网络心跳(1秒/次设备状态轮询);
2、预筛指令关键词(本地存储20个高频词如“暂停/打开/关闭/调低/调高/放大/缩小/预约”);
3、调度云端资源(科大讯飞语音云平均响应1.5秒)。】
是很有一定技术难度的。
群星王总此次操作的玄机正在于此。
“暂停”作为预置关键词被本地捕获,触发指令预执行机制(电视暂停+云端解析并行),从而实现“尾音未消,屏幕已停”的震撼效果。
到场的同行们不得不承认,群星科技大半年内砸了几百亿下去的星火研究院,是真的有点东西!
以“星钥”的优异表现,作为发布会的开场,也极其合适。
当观众仍在消化这一技术深意之时,王诩已走向发布会的下一流程,发出新的指令:
“星钥,打开客厅照明。”
“好的,已为您打开客厅照明。”星钥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清冷而又莫名令人感到亲切。
几束灯光则在它的操控下,照亮了王诩左手边的一个区域。
观众们立即发现,发布会开始之前用挡板围起来的地方,不知什么时候撤去了保密措施。
一个近乎1:1复刻的普通人家客厅出现在众人面前。
这个客厅面积大约20平,布置极简,没有多余装饰。
只摆着一套沙发,一张茶几,一个空调。
越过茶几则是电视柜和电视墙。
电视柜上摆着一个音响和一个智能摄像头,电视墙上挂着55英寸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