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星穹军工 (第2/3页)
黔航的云马飞机制造厂、常山飞机工业可以承接集团的植保无人机生产订单。
如果集团有自建植保无人机制造工厂的打算,这两家单位也能派出技术团队予以帮扶。
唔……那边还说,军方会委托蓉城飞机设计研究所派出技术团队,和星火研究院联合进行植保无人机项目的后续研究。
还会委托哈工程水声工程学院、中电科十所联合派出技术团队,和长安研发中心联合进行永不空军的鱼竿项目的后续研究。
对了,军方只要纯军用技术,军民两用技术和民用技术的专利会全部给到我们集团。”
听完这些,王诩不由得沉默许久,然后说了一句“我知道了”,便仰头往后一靠,想要静一静。
徐雪菲识趣地退了出去。
尽管她不知道,明明都是好消息,为什么王总会露出一副不胜唏嘘的状态。
难道是布局成功之后,进入贤者时间了。
如果思维稍作迪化,捋一捋王总在星火研究院、植保无人机、永不空军的鱼竿上面的布局,会发现很有这个可能。
不然的话,怎么解释星火研究院为什么重点招收了国防七子院校的师生?
怎么解释星火研究院的首任轮值秘书长是西工大出身的齐望春,而不是学历更高、履历更好的梅哲仁?
怎么解释植保无人机团队扩充首选是国防七子院校毕业生?
怎么解释永不空军的鱼竿项目要放到长安研发中心?
难不成一切都是巧合?
又或者王总的无心之举?
或许有这个可能,但是徐雪菲也好,集团其他高管也罢,包括军方的领导都不这么想。
否则,区区一个蜂群款植保无人机和一个永不空军的鱼竿,至于同时出动两大军区领导序列中的第五号人物?
全国总共才七大军区!
且不提徐雪菲如何主动自我迪化。
总裁办公室里。
王诩短暂地不胜唏嘘了一下,很快将注意力转移到一件事情的思考上。
即群星科技要不要进入国内消费级无人机市场。
考虑到大疆这家企业在前世做得非常不错,面对丑国的制裁反手制裁回去,很为国人争气的强硬作风。
他不是很想和大疆抢市场。
“那就不抢吧。”稍作沉思,王诩果断做出决定。
既然有四位一体的军工科研生产资质,还是出口经营许可,那就以星穹军工的名义,出海搏杀,抢夺海外军备市场!
反正群星科技肯定是要出海的,晚出不如早出!
于是,王诩通知秘书徐雪菲,让她告诉齐望春,他的工作安排做了调整,尽快把星穹军工的架子搭起来。
你不是喜欢军工吗?
那就给集团做军火生意去吧。
第一站,中东!
星火研究院。
齐望春接到总裁秘书的通知之前,正和老对头梅哲仁交接工作呢。
他卸任星火研究院轮值秘书长,最适合顶上去的就是科学委员会轮值秘书长梅哲仁了。
一边交接工作,梅哲仁一边埋怨老对头: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