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 第53章 灭国之功,能克复否?一人冲城,方士云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卷 第53章 灭国之功,能克复否?一人冲城,方士云羽 (第1/3页)

    “大王陛下御览:​

    臣蒙武顿首再拜,敢以南阳战事陈明君前。

    自克叶县之日,赵诚呈报称楚军星夜兼程,欲与城中残部互为犄角,图歼我师于方城之下。

    ……

    幸有赵诚率骑卒万三千,疾驰至犨邑峡道,截其退路。

    项佗壮士断腕,舍两万楚军断后,欲领三万强冲生路。

    赵诚挺戟当先,独战项佗于阵前,一合之间,力挫其锋。

    项佗胆裂,弃旗而遁。

    赵诚乘胜追击,切阵而入,飞扬叫阵。

    项佗不堪其辱回身撄锋,赵诚一戟枭首以徇。

    楚军无主,遂溃于野,尽为我军所歼。​

    ……

    ……

    方酣战之后,赵诚犹意气风发,复领突骑三千,衔枚夜趋犨城。

    其人只身伪为韩传卒,赚开城门,手刃守将,据城启关。

    我军乘乱蚁附,未及三鼓,已克坚城。

    此役也,赵诚勇冠三军,威振敌胆,虽古之恶来、孟贲,未易过之。​

    讫今累战,我军伤亡未逾万数,皆赖将士用命,尤赖赵诚之锐。

    该员真乃国之利刃,所指之处,壁垒皆崩。

    臣不胜庆幸,得此虎臣辅翼,愿大王重加擢用,以励三军。​

    臣武惶恐再拜,秦王政十六年孟冬”

    嬴政看着,笑意愈甚。

    早起处理朝政的疲惫都好似一扫而空,长目之中神采奕奕,英气勃发。

    “自是国之利刃!”

    “可笑昌平君竟还怀疑军功虚实。”

    “古往今来,如此孤身连战,接连夺城,又有几例?”

    他站起身来,走至大殿门口,遥望南阳方向。

    许久,喃喃道:

    “若能速下宛城,孤便给你第一等战机,命你为锋,疾攻新郑。”

    “灭国之功,能克复否?”

    ……

    宛城地处南阳盆地中心,四方高,中央下,故称宛,取之“灵气宛潜、富民宝地”之意。

    此城周围有伏牛山和桐柏山环绕,汉水支流白河穿城而过。

    号称是四战之地,北可经方城隘口直抵中原,西通武关威胁关中,南顺汉水直下江汉平原,东出随枣走廊可攻江淮。

    是秦国东出灭六国的重中之重。

    当然,这座天下名城的防守亦是非常坚固,城墙比叶县高厚不止一筹,城门亦是厚重,仅看其城楼,便有宏伟之感,当真是坚城重地。

    如今秦军大军压境,威压三面。

    宛城守将暴义,乃是韩名将暴鸢之后。

    他此时已经近五十岁,已经算得上是一名老将,凭着家传,在当今权术横行的韩国算得上是唯一能够拿得出手的武将了。

    但即使是他,对于此战也是非常悲观。

    方城隘口也好,叶县也罢,都是他布置重兵,想要延缓秦军攻势,甚至耗损秦军力量,以求在宛城决战之时,能有一战之力。

    然而秦军势如破竹,在短短十几天之内,就连破三城,兵临城下。

    而秦军虎狼之师来时是十万,如今算上俘虏的随军韩奴,竟然是比十万还多了。

    这仗是怎么打的?

    重兵守城,让攻城的越打越多?

    想到战报之上所述,暴义目光看向秦军骑兵一部。

    只见那万余骑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