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 第217章 铁亩均田苏民望,腐吏阻议触豪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卷 第217章 铁亩均田苏民望,腐吏阻议触豪强 (第2/3页)

刚落,田垄间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真能给咱用?”

    “君上万岁!”

    “武威君,武威君真是天大的好人!”

    百姓们激动得互相搀扶,有个老汉甚至对着赵诚的方向,“咚咚”地磕起头来,额头上很快就沾了层泥。连那些先前对“血屠”之名心存恐惧的人,此刻看赵诚的眼神里,也多了几分真切的感激。

    赵诚抬手,示意众人安静,目光再次扫过田垄

    “先前刚到封地,忙着督造器械,许多事尚未料理。

    即日起,我会重新清丈土地、核定户籍。派田正带着田佐,会同各村的乡正,逐村丈量土地,按肥沃程度分级。”

    “对编户之民,按户授田!每户上田百亩、中田百二十亩、下田百五十亩!”

    “至于润田机,”

    他看向那些跃跃欲试的百姓,“每户都可租用,租用者,只需在原税收基础上,多缴一成即可。”

    田垄间瞬间陷入死寂。

    方才还在欢呼的百姓们,像是被施了定身法,个个张着嘴,眼神发直,难以置信地望着赵诚。

    有个年轻媳妇手里的簸箕“哐当”掉在地上,她却浑然不觉,只是喃喃道:“百亩?上田百亩?”

    这不是梦话吗?

    要知道,在赵国治下时,武安城的百姓哪敢想“百亩田”的事?

    那时,城郊的好地大半都攥在钱家这样的豪绅手里。

    寻常人家能有个三五亩薄田,就算是殷实户了。

    更多的人,不过是豪绅的佃户或长工。

    租种钱家的地,每年收成交三成租子是常例,遇着钱家“看收成好”,还会再加一成。

    若是赶上灾年,地里收的还不够交租,就得拿家里的粮食、布匹抵。

    实在没东西了,便得卖儿鬻女,或是去钱家做长工,累死累活一年,也就混个肚圆。

    有个老佃户,在钱家的地里种了四十年,如今六十多了,背驼得像张弓,家里祖孙三代挤在两间破草房里。

    最大的心愿,不过是能有一亩自己的地,临死前能吃上一口自家种的粟米。

    此刻听赵诚说“每户百亩”,他猛地捂住嘴,满脸不敢置信。

    看着那年轻英武的面容上,满是认真,这话也不像作假,他才艰难的咽了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