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血色黎明 (第2/3页)
,眼神却带着一丝无奈:“大出血,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快压不住了!再不切,命就没了!你是家属?签字!快!”
一份更沉重、更冰冷的同意书塞到了他颤抖的手中。
01:02,新生儿观察室。
暖气片在角落发出单调而焦灼的嘶嘶声,努力对抗着早春深夜的寒意。
许志远如同被抽去骨头的躯壳,僵硬地挪到保温箱旁。
隔着冰冷的有机玻璃,他伸出颤抖的食指,隔着虚空,极其轻柔地拂过女儿皱巴巴、红彤彤的小脸。
新生儿紧闭的眼缝里,竟奇迹般渗出一点微弱的湿润光泽,如同黎明前最黑暗时刻,天边挣扎着不肯熄灭的星辰。
这微弱的光,像针一样刺穿了他麻木的心防。
许志远颤抖着接过护士递来的这个小小的、包裹在柔软襁褓里的生命。
她那么轻,那么软,温热的气息透过薄薄的布料传递到他冰冷的掌心。
透过模糊的泪眼,他看到女儿皱巴巴的小脸上,那双紧闭的眼睛忽然微微颤动了一下,然后,慢慢地、极其费力地睁开了一条细缝。
那初开的目光是如此的茫然,带着初临人世的懵懂与纯净,正努力地、笨拙地打量着这个模糊的光影世界。
那一刻,许志远感觉心脏被某种无法言说的力量紧紧攥住,又在那纯净目光的注视下,被一种奇异的温柔缓缓松开。
他抱着孩子,脚步沉重得如同灌铅,一步步走向妻子的病房。每一步都踏在冰冷与温暖交织的钢丝上。
“雯雯,你看,我们的女儿...”他走到病床边,俯下身,声音轻得像怕惊扰一场易碎的梦。
周雯躺在白色的病床上,脸色苍白如纸,嘴唇毫无血色,唯有那双眼睛,在看到他怀中的襁褓时,瞬间被点亮。
她吃力地抬起一只插着输液管的手,伸出食指,指尖带着微微的凉意,小心翼翼地触碰婴儿温热的脸颊,像是怕碰碎一件世间最珍贵的瓷器。
“她真漂亮...”
周雯的声音微弱,带着劫后余生的虚弱和难以言喻的哽咽,每一个字都像是从胸腔深处挤出来的。
“像你...鼻子,像你...”她的手指眷恋地停留在婴儿细嫩的皮肤上,感受着那微弱的生命力。
许志远的目光落在妻子盖着厚厚被子的下腹部,那里刚刚经历了一场残酷的剥离。
一股尖锐的痛楚混合着巨大的怜惜猛地攫住了他。
他放下女儿,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个黑色的小本子,封面是廉价的硬塑料,却被他郑重其事地翻开第一页。钢笔的笔尖悬停在纸页上方,微微颤抖,最终落下:
1995年3月12日,凌晨3点27分
我们的女儿许晨曦来到这个世界。她重六斤四两,哭声特别响亮。护士说这是她见过最漂亮的初生婴儿。我和雯雯决定,从今天起,记录下晨曦成长的每一个重要时刻...
妈妈为了你,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你是妈妈用生命的一部分换来的珍宝。
写到这里,他抬头看向妻子,周雯的目光温柔地落在女儿熟睡的小脸上,带着一种近乎圣洁的疲惫与满足。
许志远的声音低沉而坚定:“我想买个摄像机。”
周雯微微睁大眼睛,长长的睫毛颤动了一下:“那得多贵啊!我们…”
“值得。”许志远打断她,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我想记录她第一次笑,第一次爬,第一次叫爸爸妈妈...所有的一切。我想让她长大以后,能看到妈妈为了她,有多勇敢,有多爱她。也看到…她最初的样子。”
他最后一句说得有些艰难,目光再次扫过妻子平坦的腹部。
周雯望着丈夫那双布满血丝却异常明亮的眼睛,那里面燃烧着一种她从未见过的火焰,混杂着痛楚、决心和深沉的爱意。
她知道这个在大学里教古典文学、平日里连食堂一份红烧肉都要掂量半天的男人,节俭到近乎吝啬。
但此刻,为了女儿,为了留住这劫后余生的每一寸光阴,他愿意倾其所有。她苍白的脸上浮现出一个极淡、却无比清晰的微笑,轻轻点了点头,一个字:“好。”
许志远俯身,极其珍重地、带着无限怜惜地亲吻妻子汗湿冰凉的额头,又低下头,将嘴唇印在女儿温热的、散发着淡淡奶香的眉心。他的胡茬轻轻蹭过婴儿娇嫩的皮肤。
窗外,天边微明,渐染朝晖,云层边缘被金光撕裂,曙光倔强地穿透罅隙。那光芒渐渐扩大、晕染,终于,第一缕纯粹的、带着暖意的晨光穿透病房的玻璃,斜斜地投射进来,在地板上拉出一道长长的、明亮的金线,恰好落在婴儿的襁褓边缘。
“晨曦,”许志远凝视着女儿在晨光中柔和的轮廓,低声说,声音沙哑却饱含力量,“就像你的名字一样,你是我们的黎明。”
这名字,是他们在无数个对未来充满甜蜜憧憬的夜晚共同选定的,此刻念出,却承载了远超他们想象的沉重与希望。
他摸索着从裤袋里掏出那个皱得不成样子的牛皮纸封面笔记本——那是他备课用的草稿本。
他紧紧攥着那支曾戳穿生死契约的钢笔,仿佛攥着最后一点支撑。笔尖悬停在纸页上方,剧烈地颤抖,如同寒风中一片枯叶。
终于,他落下笔尖,每一个笔画都像在拖拽千钧重物,耗尽全身力气:
1995.3.12 01:02
她像只被暴雨打落的麻雀,连哭都带着颤。幸而,活下来了。
护士说,雯雯的命,要靠摘掉她的子宫才能留住……我签了字。
从此这世上,只有她(女儿),和用命换她的她(妻子)。
“子宫”二字刚刚成形,一滴滚烫的泪珠便失控地砸落。浓黑的墨迹瞬间被晕染开,像一团绝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