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章:意识思维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7章:意识思维篇 (第2/3页)

只对特定的一些情况,产生情绪。

    这个有可能跟记忆有关。记忆中有对特定情况产生情绪的先例,并且这种情况一直未得到解决。也就是说当下时间接收到的生存数据里面,有和记忆里情绪未得到解决的事件情形相符合,便会唤醒那种生存处境,随之产生情绪。

    记忆中未解决的的情绪,就是记忆中某一个时刻的生存处境没解决,从而产生的情绪。

    生存处境未解决,情绪就一直存在,但是由于时间的流逝,或者注意力的转移,那情绪潜藏了下去。当我们在生活中,再次接收到那种生存数据,就会立刻唤醒之前未处理的情绪。

    很显然,在意识分析生存数据之后,还存在一个重要的生理功能单位,就是之前的生存问题没有解决,再次遇到时会自动唤醒。

    这跟电脑程序中的待办事项有些相符合。

    记忆中那些没有解决的生存处境,其情绪其实一直存在,并没有消失,只要后面触发相同场景和处境,情绪就会被唤醒。

    停顿一下,再做一下推论归纳。

    这次出现了这种类似“待办事项”的概念。

    在生存中,不仅要处理当下的生存问题,还要处理过去遗留未解决的生存问题,还有未来可能产生的生存问题。

    意识是对当下生存数据进行分析的。思维可以对当下重要的生存数据分析,也可以推测未来可能发生的重要事项进行分析,还可以对过去未解决的事项进行分析。

    但是在待办事项这个流程里,是由意识唤醒情绪,再由思维去进行深度分析,求索生存处境的解决办法。

    也就是说生存处境的解决办法全都是由思维来完成的,情绪是驱动因素,意识是产生情绪的过程。

    情绪在思维之前就已经产生了,意识扫描生存数据,只要有一条数据,与记忆之中未解决的情绪,其生存处境的数据相符合,就会唤醒那情绪。

    思考到这里,我瞬间就明白了,生存期望那方法为什么会失败,因为思维根本影响不了情绪,情绪是在意识分析生存数据的过程中诞生的,思维的力量渗透不进去。

    失望沮丧的话就不说了,跟你们说你们也承受不住。

    其实到这里,有人可能会怀疑我对情绪的归纳和分类是错误的。因为在意识过程,情绪就已经诞生了,根本没我说的期望这个概念。

    确实我现在所说的前后有些矛盾。但是情绪绝对是跟生存处境有关的,并且判断处境好坏绝对是有一个标准的。

    这个标准我不希望是客观层面的好坏,或者群体意识对生存渴望有一个统一的相差不大的最低标准。

    如果是这样,情绪根本就没有解。

    那些遇到特定生存处境问题的人,他们的问题长期无法解决,情绪泛滥成灾,这会使他们的生命凋零,饱尝无数痛苦。

    他们所面对的问题,就是无法改变处境,如果处境的好坏判断标注是一个客观值,是一个群体意识对生存最低标准的渴望值,那么他们根本无法通过达到那个客观值,或者渴望值,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他们的命运会很悲惨!

    我不愿承认是这样。

    我更加宁愿承认,情绪系统是一个多维度的东西,就好像我们现实世界,存在X轴,Y轴,Z轴一样,情绪系统化在情绪归纳上是呈现出那个样子,而在意识维度则是我上文所描述的样子。

    我奢求在多维构造的情绪系统中存在着一个解,那是无数人的救赎,也是世界的解。

    感觉前文写得有些混乱,我头脑情醒的时候不多,大多数时候都是处于被身体问题折磨的状态,有些思考又没有记录下来,使得现在推论不足,无法有信服力的讲出这些理论。

    但是我还是要写,我是怀着莫大的情绪来写这些文字,我必须要写出这个世界不合理的地方。

    在上文所说的理论里,意识是粗略对所有数据进行扫描,并标记出重要数据的能力,思维是深度分析那些重要数据的。

    在这个过程中,意识虽然分析了所有的数据,但是我们对这个过程是没有任何感知和感官的,就是怎么分析的,分析了什么全都不知道,就好像程序一样自动运行一样。

    而思维是我们有感官的领域,往哪方面去想,为什么要往哪方面去想,我们大致知道。

    既然思维是一个有感官可以察觉的领域,那么思维是怎么去分析那些重要数据的呢?又或者说,在那么多的数据中,思维为什么偏要去分析那些重要的数据,而不去分析别的数据?

    那些重要的数据好像具有优先,不得不处理的权限。

    这是因为,那些重要数据被标记上了情绪。

    正是因为有那些情绪在,我们才能在繁杂的数据中,注意到那些重要数据。

    然后又由于情绪的特点,你不搭理它,它就一直存在,会折磨影响你,所以你必然会受到情绪的影响,将思维落在那些重要数据之上,进行分析。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重要数据你不得不分析的原因,也是它们具有优先处理权限,自带思维磁性的原因。

    归纳到了这里,其实又诞生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在意识领域,分析所有的数据,都是无感的,为什么在思维领域,分析重要数据,是有感的。

    大脑明明是可以像程序一样自动运行的,意识可以,思维怎么就不行?思维为什么要绕一下,需要情绪这个驱动因素?

    ……

    回归正题,上文讲了思维,意识的运作过程,我们在回到情绪的归纳维度,来分析一下情绪的诞生过程。

    意识分析生存数据,从而得出当前生存处境,随之诞生诞生情绪,引发思维思考,寻求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