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章 可笑的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六章 可笑的人 (第1/3页)

    而且这位原正能量的主播,短视频画风一夜骤变,完全变成了所谓“普世价值”“清醒人设”。

    怎么说呢,就很破茧。

    他的“去伪存真”公众号曾经专门就类似题材做过分析,破茧软件的这种视频风格,用局部真实掩盖整体真相,用情绪共鸣替代理性分析,用“普世价值”包装特定意识形态,打着所谓“人权”“民主”“自由”的旗号,实际上不过就只是为了边缘化社会原本的主流意识形态。

    但这些事,拿不出证据。

    梁峰走到办公室的窗边,远远遥望那栋高耸又奢靡的破茧大厦。

    五年前,他的妹妹倩倩也是满心欢喜走进那栋大楼,成为破茧公司的一名签约主播。

    却在短短半年之后被人网暴抑郁,满身骂名,逃离这座城市。

    从小和他一起长大的妹妹,和他无话不说的妹妹,只留下一本残缺的日记,和一句“对不起,哥哥”便杳无音信。

    他回过家,报过警,用尽了所有的手段,却只能得到妹妹仍然活着但并不愿意联系的消息。

    警方出于保护个人隐私的缘由,因当事人拒绝,无法告知梁峰妹妹所在。

    就在那一年,梁峰建立了“去伪存真”工作室,选择可以遥望破茧大厦的远远的街角,租下这层写字楼。

    他发誓要揭开破茧公司一切隐藏在虚假之下的不堪和丑陋,揭露他们不顾主播人权、不顾公序良俗的恶劣行径。

    直至今天。

    破茧普世价值短视频无数,你无法判断它们的流量来自于哪里,它们的内容来自于哪里,它们的出发点又来自于哪里。

    一束光照进了黑暗的铁塔里,让里面的肮脏与罪恶暴露无遗,于是这束光便有了罪。

    只要他敢点名道姓,破茧完全可以告他侵犯公司的名誉权。哪怕他有无数蛛丝马迹证明破茧的流量推送一直在将“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批判为“压迫与反抗”,将“奋斗改变命运”污蔑为“没有一个挖煤工人能通过挖煤又快又好当上煤老板”,将“大国崛起”诋毁成“这和我月薪3000有什么关系”,但猜测和蛛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