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界域之桥未名之海织梦者的歌谣 (第2/3页)
星图,在最边缘的地方画了一个小小的问号,然后在旁边添了一颗星星——那是留给序章号的位置,也是留给所有正在路上的生灵的位置。
记忆之树的叶片沙沙作响,像是在朗读新写的诗句:“当每个界域都长出桥的雏形,当每个问题都能找到倾听的耳朵,当每个答案都明白自己只是开始,宇宙就会变成一本永远写不完的书,而我们,都是彼此的作者。”
序章号在一片没有边际的银色海洋上漂浮。这里的海水不像归墟之壤的星轨溪流那样清澈,而是泛着朦胧的光泽,像是融化的月光。最奇特的是,海水里没有鱼,只有无数半透明的“情绪泡”——有的像颤抖的火焰,那是愤怒;有的像易碎的玻璃,那是悲伤;还有的像旋转的星云,谁也说不清那是什么情绪,只能感觉到一种莫名的悸动。
“探测不到任何法则波动,也没有星轨坐标。”蕨羽-7的投影出现在驾驶舱(她的意识数据被林星用共生瞳能量保存了下来,此刻正与序章号的系统融合),“这片海像是存在于所有界域之外,它的边界...在自己移动。”
林星的孙子正趴在船舷上,伸手触碰那些情绪泡。他的共生瞳此刻呈现出罕见的紫色——这是接触到未知情绪时的反应。“它们在说话。”少年的声音有些发颤,“那个火焰泡在说‘为什么没人懂我的委屈’,玻璃泡在说‘我想记得,又怕记得’,还有这个星云泡...”他停顿了一下,眼神变得迷茫,“它在说‘我好像忘了自己是谁,但没关系’。”
小星芽的可能性结晶手链突然发出强烈的光芒,其中一颗结晶裂开,释放出一道柔和的光,笼罩住那个星云泡。泡里的星云渐渐凝聚,变成了一个模糊的人形——那是个穿着终焉界域服饰的战士,他的手里握着半块破碎的玉佩,玉佩上的纹路与林星曾孙女陶罐里的混沌泥土完全一致。
“是‘无名者’的情绪。”林星的声音带着一丝沉重,“终焉界域有很多战士,他们的名字没被记录在史册上,牺牲后连骨灰都没能回到故乡。他们的情绪无法附着在具体的记忆上,只能漂流到这片未名之海。”
序章号的船底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震动。林星走到甲板边缘,看到船底正吸附着一群银色的小鱼——它们长得像星轨之鱼,却没有鳞片,身体是纯粹的光,游动时会在水里留下淡淡的痕迹。“这些是‘命名鱼’。”林星的共生瞳闪过一行古老的文字,“传说它们能给无名的情绪取名,名字一旦被说出,情绪泡就会化作滋养界域的泥土。”
林星的曾孙女立刻兴奋地抓起渔网,她的问题幼灵(现在已经能说完整的句子了)坐在网沿上,对着那些情绪泡大喊:“我知道你叫什么!”小家伙指着那个火焰泡,“你叫‘想被理解的愤怒’!”
火焰泡突然剧烈地跳动起来,表面的火焰渐渐变得温和,化作一只红色的鸟,对着小姑娘点了点头,然后振翅飞向远方——那是归墟之壤的方向,它要去寻找那个同样心怀委屈的生灵,用名字的力量拥抱彼此。
“我来试试!”林星的孙子也加入进来。他指着那个玻璃泡,声音温柔得像在对朋友说话:“你叫‘害怕幸福的怀念’。”玻璃泡轻轻颤抖,表面的裂痕开始愈合,最终化作一滴晶莹的露珠,落在少年的手背上,渗入皮肤——那是终焉界域无名战士的眼泪,现在,它有了归属。
小星芽没有急着给情绪泡取名,而是拿出记忆之树的落叶,在叶面上写下那些情绪泡的低语。她的可能性结晶手链悬浮在水面上,结晶里的问号正在一个个变成具体的文字:“委屈是没被看见的需要”“怀念是爱留下的脚印”“遗忘有时是温柔的保护”。这些文字落入水中,立刻被那些星云泡吸收,泡里的人形渐渐清晰,他们开始对着序章号挥手,像是在说“谢谢你看见我”。
夜幕降临时,未名之海的水面突然升起无数光桥。这些桥不像归墟之壤的界域之桥那样坚固,而是由情绪泡和命名鱼共同组成的,桥的另一端连接着不同的画面:有的是终焉界域的战场,无名战士们正在互相整理盔甲;有的是归墟之壤的农舍,老人对着空碗说话,碗里盛着给逝去亲人的饭;还有的是追问之野的新苗,幼苗的叶片上写着“我想成为谁”。
“这些是‘记忆的支流’。”林星指着最长的那道光桥,桥的尽头,一个星云泡正在慢慢变成实体——那是个穿着归墟族服饰的女子,她的怀里抱着一个婴儿,婴儿的襁褓上绣着半片星轨之花,“她是归墟族最早的萨满,在记录族史时故意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因为她说‘比起被记住,我更想记住你们’。”
女子的身影对着序章号深深鞠躬,然后化作一道光,沿着光桥流向归墟之壤的方向。她经过的地方,那些漂流的情绪泡纷纷跟了上去,像一群找到了回家路的孩子。
林星的曾孙女突然指着天空,那里不知何时出现了一轮紫色的月亮。月亮的表面布满了细小的孔洞,每个孔洞里都有一个正在被命名的情绪——有的叫“假装坚强的脆弱”,有的叫“藏在笑里的难过”,还有的叫“想靠近又怕打扰的温柔”。
“月亮在收集名字!”小姑娘拍手笑道,她的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