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雪落无声,归途的暖意 (第2/3页)
然笑了:“原来不管是水还是云,流动的样子都差不多。”
下山的时候,芙宁娜已经滑得很熟练了。她甚至能跟着教练做简单的转弯动作,粉色的滑雪服在雪地里格外显眼,像一朵盛开的花。
回到酒店,芙宁娜累得倒在床上,不想动弹。王萱帮她把滑雪服脱下来,发现她的袜子湿了:“脚冻坏了吧?我给你烧点热水泡泡脚。”
阿黄则去楼下买了烤冷面和烤腰子。烤冷面的酱汁甜丝丝的,烤腰子带着点焦香。芙宁娜闻着香味,从床上爬起来,接过烤冷面咬了一口:“这是什么?好好吃。”
“烤冷面,东北的特色小吃,用冷面饼在铁板上烤,刷上酱,加个鸡蛋,香得很。”阿黄说,“明天我们去老道外,那里有很多百年老店,能吃到正宗的东北菜。”
第二天,她们坐公交去了老道外。老道外的建筑是中华巴洛克风格,红砖墙配着圆顶,像童话里的城堡。街上有很多卖冰糖葫芦和糖画的小摊,糖画师傅用糖稀画出各种小动物,在阳光下像透明的琥珀。
芙宁娜看着糖画师傅画龙,眼睛都不眨:“他能用糖画出龙,真厉害。在枫丹,我们用水画出动物,但很快就会消失,这个能一直留住吗?”
“只要不吃,能放很久。”王萱买了个糖画的小兔子,递给她,“尝尝,甜丝丝的。”
芙宁娜舔了口糖画,甜得眯起眼睛:“像枫丹的蜂蜜,就是硬了点。”
她们在老道外逛了一上午,看了百年的老茶馆,听了段东北二人转,吃了锅包肉和地三鲜。中午在一家老字号餐馆吃饭,老板说这家店开了八十年,他是第三代传人。
“我爷爷当年从河北来哈尔滨,推着小车卖包子,后来才有了这家店。”老板给她们端上酸菜白肉锅,“这锅是我爷爷传下来的,用了几十年,越用越香。”
芙宁娜喝着汤,忽然说:“这里的味道,有很多人的故事。”
“是啊,每道菜里都藏着故事。”王萱说,“就像你在枫丹,每滴水里都藏着回忆。”
下午,她们去了松花江上的冰雪嘉年华。芙宁娜第一次坐狗拉雪橇,雪橇犬跑得飞快,风在耳边呼啸,她却笑得格外开心。坐冰车的时候,她和王萱比赛,看谁滑得快,结果两人都撞到了一起,笑得直不起腰。
晚上,她们去看了冰雪大世界的夜景。所有的冰雕都亮了起来,五彩的灯光在冰上流转,像闯进了水晶宫。最高的冰塔闪着七彩的光,塔顶的烟花忽然绽放,照亮了整个夜空。
芙宁娜站在烟花下,仰着头,眼睛里映着漫天的星火。雪花落在她的头发上、睫毛上,像撒了层碎钻。王萱举起相机,把这一幕永远定格下来。
回去的路上,芙宁娜忽然说:“我有点舍不得这里。”
“以后还能再来啊。”阿黄说,“等你想滑雪了,想吃糖葫芦了,我们就再来。”
芙宁娜点点头,嘴角弯起:“嗯,还要坐公交,看冰花,吃酸菜白肉锅。”
离开哈尔滨那天,雪停了,太阳出来了。她们坐公交去机场,车厢里很空,只有几个要去赶飞机的乘客。芙宁娜趴在车窗上,看着熟悉的街景一点点往后退,心里有点难过。
“看,那是我们第一天去的中央大街。”王萱指着窗外,“雪化了点,露出青石板路了。”
芙宁娜点点头,忽然从包里掏出那个冰墩墩挂件,挂在包上:“这样就能带着哈尔滨的回忆走了。”
到了机场,办理托运时,芙宁娜盯着行李箱里的冰雕挂件——那是她在冰雪大世界买的小企鹅冰雕,用密封盒仔细装着,外面裹了三层保温袋。
“这能带上飞机吗?”她有点担心,指尖轻轻敲着盒子,“要是化了,就不好看了。”
“放心吧,保温袋能撑到中山。”阿黄帮她把行李箱放上传送带,“到了家赶紧放冰箱冷冻层,能存好久呢。”
过安检时,芙宁娜的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