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比亚迪的城际穿梭 (第2/3页)
火炬开发区。”芙宁娜拿着手持检票器走来,对着乘客的中山通依次扫码,“从总站到西区中学2元,折后1元;到城南客运站3元,折后1.5元,记得补票哦。”
一位拎着行李箱的阿姨举起车票问:“到三乡雅居乐多少钱?我女儿说在那站接我。”芙宁娜指着价目表:“5元,刷中山通2.5元。您放心,三乡站是大站,会停3分钟,足够您打电话联系。”她帮阿姨把行李箱固定在行李架上,“这架子承重50公斤,颠簸路段也不会晃。”
阿黄透过后视镜看了眼时间,6:42——比时刻表提前1分钟到达城南客运站。他轻踩刹车,比亚迪C8平稳停靠站台,能量回收系统启动时,仪表盘的电量指针微微上升到101%。“这站上下客多,”他提醒刚上车的乘客,“下一站三乡雅居乐要走坦洲快线,时速能到80公里,坐稳了。”
空的速写本上已经画满细节:比亚迪C8的方向盘角度、仪表盘的电量显示界面、车门旁的应急按钮位置。“这台车的轴距比宇通H18短4米,”他对照着参数表标注,“转弯半径更小,过三乡的窄路肯定更灵活。”荧则举着手机拍沿途的街景,西区的工厂厂房渐渐变成城南的居民小区,画风转换间藏着城市扩张的轨迹。
7:05,车辆驶入坦洲快线。阿黄轻踩电门,比亚迪C8的速度稳步提升到80公里/小时,车身却几乎没有晃动。王萱把半杯矿泉水放在前排扶手台,水面只泛起细密的涟漪:“这底盘调校比厦门金龙还稳,果然是公路客车的底子。”
“比亚迪的电机功率160千瓦,比T01A的厦门金龙高20千瓦,”阿黄透过后视镜比划,“所以跑快线有劲儿,爬坡不费劲。前面三乡那段路海拔升15米,你们感受下动力输出。”话音刚落,车辆开始爬坡,仪表盘的电流指针瞬间上升,速度却始终稳定在80公里/小时。
到三乡雅居乐站时,拎行李箱的阿姨刚下车,就有群背着画板的学生涌上来。为首的老师看到空的速写本,眼睛一亮:“你们也去珠海看画展?K995是最快的线路,比高铁还方便——从三乡到珠海造贝站才25分钟,票价5元,比打车省一半。”
芙宁娜给学生们刷卡时,读卡器依次报出“2.5元”的提示音。“你们到珠海翠微站下车,”她递过分段票,“再往前走500米就是珠海博物馆,画展在负一楼展厅,别坐过站。”她忽然想起什么,从票箱里翻出珠海公交的换乘指南,“这是免费的,上面有博物馆的详细路线。”
车辆驶离三乡后,沿途的风景渐渐变得开阔。西区的工业厂房、城南的居民楼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三乡的连片果园和坦洲的稻田。神里绫华举着相机连拍:“这才是中山的另一面,以前坐202路只看到古镇的灯饰,原来还有这么多田园风光。”
7:30,比亚迪C8准时到达坦洲中心市场站。站台旁的早餐摊飘来肠粉香气,几位挑着蔬菜的农户上车,竹筐里的菜心还沾着露水。“到珠海上冲总站多少钱?”一位大伯放下担子,筐上的“坦洲蔬菜”字样被露水打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