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章:虹色长龙的短线旅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5章:虹色长龙的短线旅程 (第2/3页)

用电,过了彩虹大道就切柴油,爬沙溪那道坡时动力足。"他指了指仪表盘左侧的能量回收指示灯,"你们看这灯,刹车时会变成绿色,说明正在给电池充电,宇通的BSG电机效率比比亚迪高7%。"

    第一位乘客是位推着轮椅的老奶奶,轮椅上坐着穿病号服的老爷爷。芙宁娜立刻按下驾驶座旁的按钮,后车门的伸缩踏板"咔嗒"弹出。她接过老人递来的5元纸币,票箱打印机"滋滋"吐出一张票根,上面印着"市中医院→沙溪市场 3.00元",找零的2元硬币被她塞进老人掌心的布袋里。

    "阿黄师傅还记得我不?"老奶奶摸着轮椅扶手笑,"去年我家老头子住院,你每天都等我们十分钟。这主题车真好看,轮椅能直接推到铰接舱那排专座,比以前宽敞多了。"她指着车身上钟离的岩元素符号,"我孙子说这是'护盾',坐这台车特别安全。"

    阿黄通过后视镜朝老人点头,宇通H18正平稳驶过彩虹大道的天桥。空的手机镜头里,桥栏上的霓虹灯刚好映在车侧的彩绘上,雷电将军的刀光仿佛与霓虹连成一线。公交迷小杨突然掏出分贝仪:"62分贝!纯电模式比柴油模式低18分贝,难怪乘客都说这台车像在'静音结界'里开。"

    七点整,车辆抵达烟洲牌坊站。上来一群穿校服的初中生,为首的男生举着原神手办冲向车厢中部:"快看!温迪的彩绘在铰接舱上方!"他的书包蹭到扶手上的二维码,屏幕立刻跳出"202路历史沿革"的页面——从2008年的柴油单机到2015年的天然气车,再到2023年的混动铰接车,照片里的车型变迁像本翻开的公交史。

    芙宁娜忙着给学生们刷卡,中山通的读卡器连续发出"1.0元"的提示音。"你们到沙溪中学是2元,半价1元。"她把打印好的学生票按座位分发,票根上的二维码被阳光照得发亮,"扫这个能看沿途的原神彩蛋点,比如沙溪市场站旁的老榕树,对应游戏里的'风神像'位置。"

    穿蓝衬衫的公交迷突然蹲下身,手机镜头对准铰接盘的旋转轴承:"这是ZF的RE160减速器,比普通铰接车的轴承寿命长30万公里。你们听,转弯时几乎没有异响,宇通的密封技术确实厉害。"他的话音刚落,车辆恰好拐进沙溪大道,18米长的车身像条游龙般灵活摆动,车身上的"千风神殿"彩绘与路边的骑楼重叠成奇妙的画面。

    七点十分,车窗外突然飘来杏仁饼的甜香。阿黄轻踩刹车,宇通H18的制动系统发出"嗤"的排气声,比K9的液压刹车多了几分机械质感。"沙溪市场站到了,"芙宁娜的报站声混着市场的喧闹,"下车的乘客请带好随身物品,本车在此停靠3分钟。"她转身从票箱底部抽出一卷保鲜袋,"刚上车的阿姨,您的蔬菜可以装在这里,免得弄脏座位。"

    穿碎花裙的阿姨笑着接过保鲜袋,递来10元纸币:"到横栏镇政府,4.5元是吧?"芙宁娜的手指在票箱键盘上敲出"4.5",打印机吐出的票根上,除了票价还多了行小字:"途径康乐中路临时绕行路段,预计晚点5分钟"。"这是上周刚升级的系统,"她展示给公交迷们看,"能自动识别绕行路段并更新到站时间。"

    空的手机镜头突然剧烈晃动了一下。阿黄正猛打方向盘避让闯红灯的电动车,宇通H18的ESP系统瞬间介入,车身在柏油路上划出半米长的胎痕。"这是固特异的Urban Max轮胎,湿地抓地力比普通公交胎强20%。"阿黄稳住方向时解释,"18米车最怕急刹,你们看铰接舱的防侧倾杆,刚才都快压到底了还没侧滑。"

    公交迷们立刻围到铰接舱旁,果然看见银色的防侧倾杆还在微微颤动。小杨翻出手机里的结构图:"这是宇通的专利技术,比厦门金龙的同类产品轻15公斤,反应速度快0.3秒。刚才那下要是普通车,后排乘客肯定要摔跤。"他忽然指着车顶的换气扇,"你们发现没?这些扇叶的角度跟游戏里的'风涡'一模一样,设计师绝对是老玩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