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9章:宋城探古,文物与车轮共叙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49章:宋城探古,文物与车轮共叙章 (第3/3页)

过章贡区的老街时,甘雨突然指着路边的老樟树。树干上的疤痕像幅天然的地图,与她平板上的公交路线图重叠成奇幻的图案。“这树龄有800年了,”她举着Mate60 RS拍特写,卫星模式下的树冠像朵绿色的云,“比武汉的古柏粗1.2米,树洞里还能塞进胡桃的拍立得相册。”胡桃果然钻进去试了试,红色裙摆从树洞里探出来,像朵突然绽放的花。

    通天岩的丹霞地貌刚映入眼帘,阿黄就把车停在景区停车场。轮椅存放区的行李在23度空调风里安静躺着,红米Turbo 4Pro的7290毫安时电池还剩71%——早上拍文物时录的4K视频几乎没耗多少电。刻晴正对着岩壁上的唐代题刻拍照,小米15S Pro的玄戒芯片自动识别出“通天岩”三个字,弹出注释:“比西安碑林的同类题刻早120年。”

    钟离先生站在忘归岩前翻开怀表,内侧的“光绪二十六年”字样与岩壁的青苔在阳光下形成明暗对照。“这岩石的风化程度,”他指尖划过红色的岩层,“与中山公交的车漆老化系数相似,都是时光留下的刻度。”阿黄蹲在公交旁拍轮胎,朝阳牌CR926花纹里卡着片丹霞碎石,与武汉东湖的荷叶、长沙岳麓山的枫叶一样,成了旅途的小小标本。

    傍晚返程时,哈曼卡顿音响里的《黄昏海岸线(DJ)》突然响起。胡桃站在车厢中部转圈,红色裙摆与甘雨的淡蓝色衣袖在绿色车身上投下流动的影子。阿黄望着导航上的路线,从中山到赣州的轨迹像条蜿蜒的绿线,串起青岛的浪、武汉的江、长沙的枫、赣州的岩。左手的红米Watch5震动时,屏幕上弹出“今日步数21680”的提示,卡路里消耗正好抵消中午的客家酿豆腐。

    他突然明白,那些博物馆里的文物与路上的车轮,本就是同一种语言——青铜的坚韧、瓷器的温润、公交的沉稳,都在诉说着时光的故事。就像中山晓兰HA6120BEVB11的绿色涂装,无论开到哪里,都带着23度的舒适与哈曼卡顿的歌声,把异乡变成故乡,把瞬间变成永恒。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