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2章:闽江潮涌,新机与榕叶共映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2章:闽江潮涌,新机与榕叶共映霞 (第2/3页)

vivo手机在阳光下像块浸在水里的琥珀,“这台的镜头圈是金色的,跟你发带的颜色一模一样!”神里绫华刚走到店门口,甘雨突然指着展柜里的宣传海报笑:“你看参数里的防抖功能,以后拍鼓山的云海就不会模糊了。”

    阿黄跟在后面走进店门时,店员正拿着台晨曦金配色的X200 Ultra演示。“这台搭载的蔡司APO超级潜望镜,”店员的指尖在镜头模组上点了点,玻璃柜台反射的光恰好落在神里绫华的发梢,“拍远景能放大100倍,拍近景的话,花瓣上的纹路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芙宁娜突然踮脚凑过去,鹅黄色裙摆蹭过柜台的金属支架,带起阵茉莉花香:“能拍清楚闽江里的鱼吗?”她歪头看着镜头,睫毛在屏幕上投下细碎的阴影,“昨天阿黄说福州的中华鲟比厦门的文昌鱼更难拍呢。”

    胡桃举着拍立得在店里转了半圈,突然对着神里绫华按下快门。红色裙摆撞上展架上的耳机试听区,震得《福州月》的旋律跳了个音符。“快看这张!”她把照片塞进绫华手里,画面里的新机正被举在晨光里,金色的镜头圈与绫华发带的反光在背景里连成条金线,“比刻晴的手机拍出来的色彩更暖,像加了层蜂蜜滤镜!”钟离先生接过手机掂了掂,怀表链与机身的金属边框轻轻碰撞,发出与三坊七巷里的油纸伞骨相似的清响:“手感温润,倒像块精心打磨过的寿山石。”

    阿黄付完钱走出店门时,神里绫华正拿着新机试拍。她对着公交的绿色车身按下快门,屏幕上立刻出现清晰的画面:前门内摆门的轨道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宁德时代电池的散热孔排列得像串整齐的琴键,连车身上“中山公交”四个字的笔画纹路都看得一清二楚。“真的好清晰,”她转头对阿黄笑,指尖在屏幕上放大细节,“连轮毂上沾的闽江泥沙都能数清颗粒。”芙宁娜突然抢过手机跑向公交,鹅黄色裙摆扫过人行道的石板路,带起串细碎的青苔:“快拍我和公交的合影!”她张开双臂站在车头前,裙摆被风吹得像朵盛开的向日葵,“要把vivo的镜头圈和我的茉莉花串都拍进去!”

    阿黄接过手机时,顺手连上了蓝牙耳机。PHONK的鼓点刚在耳麦里响起,他就半蹲下来调整角度——镜头里芙宁娜的鹅黄色裙摆与公交的绿色涂装形成明亮的撞色,vivo镜头圈的金色恰好与茉莉花串的光晕融为一体。“再往左边挪半步,”他对着取景框里的人影扬了扬下巴,指尖在屏幕上轻点聚焦,“把街角那棵老榕树的气根也框进来,这样才有福州的味道。”芙宁娜刚迈了步,鹅黄色的裙摆突然勾住石板路的裂缝,她踉跄着站稳时,反而笑得更灿烂了:“这样是不是更像在跳福州的佾舞?”

    重新上车时,阿黄按了下后门按钮,塞拉门“咔嗒”轻响着合上。神里绫华把新手机放进防震袋,刚塞进轮椅存放区的背包,就听见甘雨指着窗外轻呼:“那是西禅寺的塔尖!”绿色的公交正贴着白马河行驶,塔影在河面上晃成条晃动的银线。阿黄把车速定在40公里,左手在方向盘上转了个平缓的弧度:“过了工业路就到三坊七巷,先去吃同利肉燕,再去林则徐纪念馆。”他突然连按两下喇叭,短促的“嘀嘀”声混着哈曼卡顿音响的福州评话,惊得河边的榕树下落满了麻雀。

    同利肉燕店的木桌还沾着昨夜的米醋香,芙宁娜捧着碗肉燕汤时,鹅黄色的裙摆几乎垂到地面。“这皮薄得像蝉翼!”她用筷子夹起只肉燕对着阳光看,汤汁顺着嘴角滴在裙摆上,晕开个浅褐色的小圆点,“比厦门的沙茶面更配我的新裙子吧?”钟离先生正用汤匙舀着鱼丸汤,怀表链与木桌的碰撞声里,突然插进胡桃拍立得的“咔嚓”声:“快看绫华拍的肉燕!”她把手机屏幕转向众人,vivo镜头下的肉燕纹路清晰得能数清褶皱,汤汁的油花像片缩小的闽江。

    从三坊七巷出来时,午后的阳光正烈。阿黄按了下前门按钮,内摆门滑开的瞬间,23度的冷气立刻裹着茉莉花香涌出来。芙宁娜第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