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培训 (第2/3页)
懒的。
借可以!
免费发放?
想都别想!
既然是借的,那当然就得还咯!
三十二个培训人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白天学,晚上抄书的“幸福”生活。
唯一的例外?
只有咱宋南星小朋友!
作为一个记忆力超群的大佬,自己编撰的书,宋南星小朋友必须是倒背如流啊!
抄书?
不可能!
根本不可能!
不过,宋南星也没有闲着。
半天得坐在大礼堂,听那些个耳朵都要起茧的话,晚上还得给学员们准备各种药材标本。
毕竟,画是死的,药材是活的。
只有让他们熟悉了A省常见的药材,并把它们用到日常的防治过程中去,这一次的短期培训,才算发挥了它真正的意义。
宋向文讲思想政治课往往一带而过,可讲到医学知识,却是一丝不苟。
要想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学完许多人一生也学不完的课程,对宋向文和培训班成员们,都是一个很具体的要求。
宋向文恨不得把这些知识,化作“十全大补汤”,给学员们灌进去。
学员们也知道,当一名医生要读很多年书,老百姓平时想都不敢想。
现在有个机会,能让她们成为医生,大家都开心的不得了,学起来也就分外卖力。
为了练习针灸,宋向文先是让他们在一沓厚厚的草纸上扎针,训练手劲。
还说,纸上能扎准了,扎皮肤就容易多了。
就在大家伙努力尝试的时候,他们摸不准来历的“小豆丁”却已经手速飞快的扎了起来。
动作那叫一个优雅,技法那叫一个娴熟,速度更是让人望其项背。
他们,这是被一个“小豆丁”给碾压了?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好胜心刷刷刷的就上来了。
为了能尽快学好,不光在纸上扎,学员们还凑一块,互相用身体给对方当“教具”,在彼此身上练习扎针,追求穴位精准、技法娴熟。
不仅仅是为了赶超“小豆丁”,更是因为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