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和魅魔圣武士坐一桌的(二合一) (第1/3页)
索莱娜。
这是那位陌生圣武士在生命最后一刻赋予她的名字,是她新生的起点,也是她永恒的忏悔与誓言。
哪怕索莱娜(Soléna)这个名字在卓尔语中是彻底的禁忌,是地表精灵语言中“太阳(Sol)”与“烈焰/净化(Léna)”的组合,是对蛛后信仰赤裸裸的背叛!
任何卓尔精灵在听到这个名字后,脑子里恐怕都会立刻蹦出这样的台词:
你一个一辈子生活在地底,从没见过阳光,也没有通过蛛后的忠诚考验,结果被诅咒变成蛛化卓尔的怪物,起这个名字是想干什么?
你怎么敢起这个名字的?谁教你起这个名字的!
卓尔社会对于索莱娜的态度大抵就是这样。
而圣武士对她造成的改变并不只是名字这么简单。
圣武士在死前传入索莱娜身体里的那股力量不仅驱散了疯狂,更彻底改变了她的外表。
上身曾经象征卓尔身份的紫黑色皮肤和下身那深黑色蜘蛛甲壳,都被一种圣洁的、毫无杂质的纯白所取代,妖冶的紫色眼眸也被清澈的淡粉色取代,唯有那标志性的、所有卓尔都拥有的雪白长发依旧。
身体颜色巨变后,索莱娜不断感应身体里那股力量,并与其第一次沟通后,这才明白圣武士对自己做了什么。
他将一种名为【圣光】的能量注入了自己的身体,而这种她从没听说过的力量彻底重塑了她,令她脱胎换骨。
但这种改变并不是一劳永逸的。
圣光已与她共生,它是一份力量,更是一份沉重的契约,一个不可违背的誓言——她必须成为这黑暗地底中正义与善良的持火者,成为一名真正的圣武士。
圣光在她体内流淌,回应着她的信念与行为。
每一次践行正义,每一次救助弱小(虽然地底世界几乎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弱小”和“善良”,所以她只需要击杀各种怪物就行),圣光就壮大一分,她的力量也随之增长。
反之,若她背弃誓言,重拾卓尔的狡诈与残忍,圣光将离她而去,那被暂时压制的诅咒将如跗骨之蛆般卷土重来,将她重新拖回疯狂的深渊。
为了维持这来之不易的清醒,为了回应那份在死亡边缘给予她救赎的温暖,她毅然选择了拥抱这条遍布荆棘的圣光之路。
她与过去的卓尔身份彻底决裂,哪怕代价是无尽的追杀。
她的存在,如同投入死水潭的一块巨石,很快在卓尔社会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一个蛛化卓尔!一个圣武士!
这组合本身就足以让任何主母惊掉下巴,让任何卓尔祭司感到被冒犯。
紧接着,不知是哪位高高在上的主母或祭司长,为了转移内部矛盾,或是为了清理日益过剩的、桀骜不驯的年轻人口,抑或是单纯觉得有趣,一股“纠正白色异端”、“让亵渎者回归蛛后应有的扭曲形态”的风潮被刻意煽动起来。
之所以是“纠正”而不是“杀死”,是不想让索莱娜死后的灵魂落到秩序侧阵营诸神的手中。
她的灵魂必须是蛛后罗丝的!
一批又一批被狂热信仰、家族命令或是单纯追求刺激所驱使的年轻卓尔精灵,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循着踪迹找到了索莱娜。
然后,被她体内日益强大的圣光,以及她作为蛛化卓尔天生的战斗本能和坚韧躯体,打得落花流水,死伤惨重。
圣光灼烧暗色皮肤的滋滋声,利刃撕裂血肉的闷响,垂死者的惨叫,成为了她生活的主旋律。
作为曾经进入过魔网深狱,接受过蛛后罗丝的忠诚考核的潜力者,索莱娜心知肚明,这所谓的“风潮”不过是卓尔贵族社会周期性清理冗余人口的又一次血腥游戏。
为何卓尔社会需要如此频繁地清理人口?
无他,实在是蛛后的赐福太诡异也太慷慨了——一整座城市所有孕妇每人生几十个,持续时长随机。
这种“赐福”无疑会让下一代卓尔的数量多得夸张。
地底贫瘠的资源根本无法养活如此爆炸的人口。
于是,让年轻一代在对外征伐、家族内战或者……像现在这样的“光荣狩猎”中大量消耗,就成了维持城市“稳定”的残酷法则。
这一切弥漫不绝的血腥、背叛与无序局面,恰恰是那位执掌黑暗与毁灭的蛛后罗丝所希望看到的——在她那冷酷而扭曲的意志下,卓尔精灵自相残杀所滴落的每一滴血液,都化作了取悦她的甘美祭品。
这种自毁式的混乱,正是蛛后罗丝统治的基石,却是所有卓尔个体(包括曾经的索莱娜和现在的蛛化卓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