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亚洲之巅!(国足剧情,日常过渡) (第1/3页)
“脚后跟磕球!”
“甩开从侧面逼过来的郭泰辉!”
“太帅了!”
全场欢呼!
绿茵场上的华国9号,先是人球分过外线超车,再磕球变向走中路。
恐怖的冲击力,潇洒的姿态,让无数球迷沸腾。
韩国人引以为傲的后防线,被冲得支离破碎。
只剩下一个金英权。
金英权跟许多韩国球员不一样。
防守动作不脏,不会伤人不会废人,铲球非常干净。
但是,他同时也不具备韩国足球的“疯狗”精神。
此刻陷入绝境。
金英权一边指挥门将站位,一边逼近高启。
“很有经验。”
“防守意识不错,球商很高。”
“金英权没有想着破坏进攻,而是尽最大努力去限制高启的射门角度。”
“限制不住啊!”
高启有点惊讶金英权的脑子。
没有犹豫。
继续把球一趟。
大步流星。
足球斜线滚入大禁区,人也杀到了大禁区。
拽着高启球衣的金英权,整个人被拖倒在地!
“这个步伐!”
“高启在趟球过程中,调整好了射门的步伐!”
“兜远角!”
足球离开了高启的右脚。
在韩国队禁区划出了一道凌厉的低平弧线。
门将金镇铉侧身飞扑。
球网被荡起。
背后看台的韩国球迷,发出了绝望的哀嚎。
2:0!!!
摄像机镜头中的悉尼体育场在剧烈晃动。
欢呼声如排山倒海。
高启举起双拳,转头飞奔,跨过了广告牌,冲过了宽敞的跑道,来到了红色海洋的边缘!
红色的海报、红色的球衣、红色的围巾、红色的旗帜。
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们也一窝蜂地扑来。
其中一名摄影师跪在地上。
按下快门。
咔嚓。
《五星红旗下的华国利剑!》
“漂亮!”
“又进了!”
“华国队打出漂亮的反击,高启千里走单骑,一人击溃韩国队整条后防线!韩国人这条后防线在赛前被称作亚洲最坚固的盾。”
“2比0!”
“高启帮助华国队扩大了领先的优势!”
“冠军就在眼前!”
“华国人能够捧起亚洲杯吗?”
直播间。
-
【帅啊!】
-
【亚洲之巅!人球分过,脚后跟磕球变向,趟球大步流星接搓射远角!无敌高!】
-
【我没看错吧?国足领先棒子两球?打爆了棒子!】
-
【国足历史上有没有在亚洲杯夺冠过?我记得没有!高启要创造历史了啊!】
-
【我愿称他为亚洲历史最强中锋!】
-
【我这里整个小区都在欢呼。】
国足队友们前赴后继地冲向高启。
华国教练席激动地抱作一团。
佩兰用力踩扁了脚下的矿泉水瓶,他在这一刻认为自己站在了山巅。
赵翻译观察着主教练的表情,喃喃道:“太爽啦!”
李助教浑身颤抖,暗暗下定决心:自己一定要努力争取到国足主帅的位置,未来必定亲历华国足球的历史时刻。
另一侧。
施蒂利克脸色灰败,且忧心忡忡。
不仅仅是丢球。
他的大弟子.韩国队中场核心、基石、节拍器、组织者、定海神针.寄诚庸受伤了!
雪上加霜!
寄诚庸的伤退,会让韩国队整体实力下滑一大截!
他在后腰位置的作用太大了,整个体系都是围绕着他来运转
棒子球迷们眼眶泛红,愤怒地咒骂着高启。
有人仰天45度角,努力让泪水不流下来。
寄诚庸断腿了。
韩国队友一脸忧伤地目送担架离场。
忧伤中夹杂着对华国9号的恐惧。
李庭协茫然地摇摇头:“为什么.明明是前辈先踢中了高启的小腿。”
“为什么受伤的是前辈?”
张贤秀叹了口气:“德罗巴征战中超的时候,也发生过类似的惨案.”
残暴的华国九号,在韩国人心中刻下了恐惧的印记。
场边的第四官员举起了LED号码牌。
“韩国队做出了第一个换人调整。”
“韩教元,替换受伤离场的寄诚庸。”
施蒂利克眼神惆怅。
替补阵容中,就没有人能替代寄诚庸的作用。
不远处。
佩兰愣了愣,连忙拉着赵翻译冲到场边,开始叽叽咕咕。
赵翻译连连点头,扯着嗓子大喊:“棒子没有控场大核了,我们不能怂,当亚冠踢!”
韩教元快速比划手势。
眼神坚定。
他可是K联赛单赛季能打进11球的天才前锋啊,上场就是来拯救世界的!
比赛中圈重开。
李庭协开球回传后场。
足球在草皮上快速滚动,然后沿着边路发展。
“没有了寄诚庸,韩国队的自主进攻变得很单一。”
“韩国主帅应该把那个叫尹比加兰的球员带来亚洲杯,那小子的组织串联和进攻能力很强。”
“没带。”
“韩国队现在没人具备组织才华,这是施蒂利克的选材错误。”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着。
国足的士气越来越盛。
尤其是山东鲁能的球员,几个月前他们刚刚在亚冠赛场与K联赛豪门-全北现代疯狂对攻。
没有了寄诚庸这种英超大核中场。
此时的棒子一点也不可怕。
撑死了也就是‘进攻加强版’的济州联、浦项制铁、全北现代。
渐渐地。
国足掌控球权。
高启作为前场支点,卡在了对手两线之间的第一道屏障,并且挥手示意武磊顶到阵型最前端。
韩国队有点懵逼,整体阵型不得不随着华国9号的“走位”,进行不断的调整。
局势逆转。
高启化身成了一根不停搅动的大棍子,支撑起了国足的压制进攻。
前置核心!
蒿俊闵和郑智越踢越爽,怎么传怎么有啊,边中配合都能流畅地打出来。
遥远的东方。
已执教中超俱乐部的世界名帅-里皮,此刻望着电视机前的华国9号,夹紧雪茄的手止不住地轻轻颤抖。
思绪飞远。
昔日亚平宁的一幅幅画面,如走马观花般在脑海中浮现。
“九号半”
华国九号半,完美的进攻模型。
华国球迷欣喜若狂。
过年了,这他妈还是国足吗?
怎么踢得越来越顺了?
解说员和张指导心中暗爽。
“对对对,韩国队没有控场能力,国足能够最大限度地围绕着高启来展开进攻。”
“无论怎么绞杀,K联赛这帮球员也很难从高启脚下夺过足球!”
“高启吃完了压力。”
“不需要往复冲刺,他也节省了体能。”
“他占据了两线之间的区域,通过走位不断地来回切换角色,从九号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