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世界名画的诞生 (第3/3页)
实,充满了巴黎特有的疏离感、偶然性与隐秘的激情。
它们不是像传统现实里的环境描写,只充当人物活动的背景板。
它们是构成女人悲剧命运不可或缺的、冰冷的戏剧舞台。
约瑟夫读完以后也深受震撼,第一时间就表示:“这简直是为《现代生活》量身定做的!贝热拉先生,我们必须马上采用!”
埃米尔·贝热拉点点头:“放在下一期的头条!不,下一期太慢了——你把这一期的头条给我换下来,这篇必须最快速度见刊!”
约瑟夫这时有些犹豫:“篇幅会不会太长了?我们的成本……”
埃米尔·贝热拉摇摇头:“篇幅长?我去向沙尔庞捷先生说明!如果不行那就分两期,甚至三期连载!读者会追着看的,我保证!
还有,你马上把它誊写两份,一份给排版工,另一份寄给雷诺阿先生!
相信我,雷诺阿先生会喜欢它的!”
————
第九区皇后街一间光线充足却略显凌乱的画室里,此时正被油彩和松节油的气味所主宰。
皮埃尔·雷诺阿刚结束了一天的户外写生回到这里,带回的画布上是塞纳河畔春日里衣着光鲜的游人——
尽管现实中河水的恶臭可能迫使模特们掩鼻,但在他的笔下,生活总是过滤掉了粗粝,呈现出温暖的光影与流动的愉悦。
一份厚厚的信被邮递员送到了门口。
雷诺阿放下调色板,在画室角落一张还算干净的椅子上坐下,点燃烟斗,开始阅读。
起初,他被那个奇特的开篇句式吸引,饶有兴致地品味着。
但随着“陌生女人”的倾诉如潮水般涌来,雷诺阿脸上惯常的、描绘生活甜美的轻松神情渐渐消失了。
他深深吸了一口烟,眉头微蹙,眼神变得专注而复杂……
过了许久,他掐掉手头的烟,将画架上的半成品揭下来,丢到一边,重新钉上一张画布。
接着拿起炭笔,开始落下第一根线条,勾勒出一个模糊却充满情感张力的轮廓……
他不知道的是,一百二十年后,在世纪末的一场拍卖会上,这张《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最终被拍出了8300万美元的天价。
它与梵高的《莱昂纳尔·索雷尔先生的肖像》,并列十大最昂贵的油画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