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一周三更,不能再多了!(求个月票) (第1/3页)
“本雅明·布冬生下来长得像80岁的老头,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却越来越年轻……”
“他一生当中,经历过共和、皇帝、再次共和、复辟、又一个皇帝……最终在另一场革命中死去……”
“他从襁褓中被父亲遗弃开始自己的人生,最后在襁褓中被爱人怀抱着结束人生……”
“他如同时间河流中的倒影,以越来越年轻的躯体经历这个动荡的世纪……”
……
随着莱昂纳尔的娓娓道来,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的19世纪法国版,在「沙尔庞捷书店」烟雾缭绕的空气被勾勒出一个大致的框架。
无论是还《小巴黎人报》的主编保罗·皮古特,还是坐在一旁的沙尔庞捷夫妇,或是莫泊桑、于斯曼等人,都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短短几分钟的讲述,却让他们感觉有一生之久。
以一个人一生的成长来反应时代变迁的,在19世纪并不罕见,甚至有个专门的术语,叫做「大河」。
但是莱昂纳尔讲述的这个故事,切入点实在太奇妙了——
一个“倒着长大”的人,本雅明·布冬,本身就充满了寓言的意味——记忆、死亡、时间、爱情、历史……
所有的习以为常,在“倒着长大”的生命历程里,都被赋予了特别的含义。
莱昂纳尔既然能把这个故事的轮廓都勾勒得如此迷人,想必他内心已经有了骨架、血肉,甚至每一寸筋骨,都胸有成竹。
很难想象这个故事写出来,会有多吸引法国的读者!
这种极致巧妙又富有浪漫色彩的切入点,与法国几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结合起来,简直就是投向他们的一颗精神炸弹!
莱昂纳尔的文笔经过三个短篇的验证,已经是毋庸置疑的好,无需担心无法支撑这个神奇的构思。
乔治·沙尔庞捷第一个反应过来,他必须为自己的《现代生活》拿下这部,莱昂纳尔·索雷尔的第一部长篇!
趁着保罗·皮古特还沉浸在故事里,他马上走到莱昂纳尔身边:“既然保罗觉得‘儿童视角’不太合适在《小巴黎人报》上连载,那这部我的《现代生活》要了。
莱昂,你准备什么时候开始动笔?还是你已经写了一部分了?”
保罗·皮古特急得从沙发上跳了起来:“嘿,乔治,我什么时候说《小巴黎人报》不要了?风度,你的风度哪里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