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7章 莱昂纳尔和他的朋友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17章 莱昂纳尔和他的朋友们 (第3/3页)

    “没意思……”莱昂纳尔嘟囔了一句,把稿纸放回了抽屉里。

    对方讨饶了,自己再“追杀”反而会让人觉得他缺乏风度,到时候舆论可就站到自己对面去了。

    即使再不甘,莱昂纳尔也只能“放下屠刀”。

    但是他放下了,并不等于其他人放下了——特别是那些已经写好并投递到编辑部的稿件,想放也已经来不及了。

    《共和国报》《小巴黎人报》《小日报》《晨报》……这些《费加罗报》的竞争对手,短短连三天时间内,相继刊出了多篇批判儒勒·克拉雷蒂的文章,措辞都颇为尖锐。

    比如《小巴黎人报》的「回声」栏目,就刊登了署名「保尔·阿莱西克」的文章,其中有一句:

    【《费加罗报》惯用两副面孔:一副对权力低眉,一副对艺术怒目;当他们的版面需要销量时,便张开天鹅绒的怀抱;当他们的教条被质疑时,便亮出血淋淋的獠牙。】

    更是广为流传,让巴黎人初步对这个名字有了印象。

    署名【若里斯-卡尔·于斯曼】的文章,则登在了《晨报》上,则更加有气势一些:

    【倘若《费加罗报》真以为“神圣秩序”可以成为文学的一纸禁令,那么它最好也禁止蒸汽机、禁止铁路、禁止一切让旧世界颤抖的新生事物

    ——因为十九世纪本身就是对“神圣秩序”的最大冒犯。】

    而最精彩的讽刺则来自「居伊·德·莫泊桑」,这位屡次往《费加罗报》投稿的年轻人,这次向自己的“梦中情报”投出的最锋利的标枪:

    【克拉雷蒂先生与《费加罗报》总爱援引上帝的名义,仿佛造物主在天堂里给他们留了一把备用钥匙……

    请记住,您只是一个在走廊里大声咳嗽、却责怪回声太吵的人……

    我想给克拉雷蒂先生的一枚小铜币,听说您终于学会了鞠躬,而不是挥鞭——很好,这枚铜币赏给您买糖吃。】

    儒勒·克拉雷蒂在几个月前,曾经批评过他那出名为《旧日故事》的戏剧,莫泊桑这多少带了点个人恩怨在这里。

    《费加罗报》自70年代转型以来,就没有经历过这么密集的抨击,一时间声誉、销量都跌入了谷底,还只能默默在角落舔舐伤口。

    而“莱昂纳尔和他的朋友们”,则成为被巴黎文艺圈热议的一个小团体。

    莱昂纳尔也有了一个新的绰号——“单枪匹马击败《费加罗报》的年轻人”。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