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恢复“什一税”吧! (第3/3页)
提问的记者一时有些语塞。
议会中争吵的源头之一就是改革后的财政支出,根据初步计算,全国教育经费将在未来10年内,从2.5亿法郎每年,膨胀到5亿法郎每年。
这是一项只有举国之力才能支撑的重大国策,教会无论如何都掏不出这笔钱。
那个记者仍然不甘心:“难道不能这样吗——国家可以把这部分资金拨发给教会学校,那么教会就能扩大学校规模,并且免除费用。
这样同样可以让所有的法国孩子都上学……”
莱昂纳尔也看出来了,对方八成是亲教会报纸的记者,所以始终在热切地引导莱昂纳尔说一些有利于教会的话。
他有些不耐烦了,但脸上仍然是和煦的笑容,语气更是和蔼可亲:“其实我有一个对教会来说更好的建议,您要不要听一听?”
记者精神一振,连忙问:“您快说,是什么建议?”
莱昂纳尔表情变得严肃起来:“既然教会如此热衷于法兰西孩子的教育,那么完全可以向议会要求恢复‘什一税’!
这样也不需要国库拨款,全体法国国民十分之一的收入都会进入教会的银行账户,区区免费教育,算得了什么呢?”
记者一听脸色就变得煞白,知道自己被莱昂纳尔耍了。
要知道大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废除了一切封建特权,其中就包括“教会什一税”。
后来法国政府甚至直接接管教会财产,神职人员改由国家发薪,所以才有了今天世俗化力量占据上风的局面。
即使绝大部分法国人都是虔诚的教徒,他们也绝不乐意向教会上交哪怕百分之一的收入。
莱昂纳尔轻描淡写之间,就将“给教会学校拨款”和“什一税”联系了起来,只要其他报纸一炒作,恐怕没有人会支持他们。
《宇宙报》记者再也不敢多问,把小本子和笔往兜里一揣,灰溜溜地离开了。
这时其他报纸的记者才挤了上来,莱昂纳尔也不想多做纠缠,更直白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与其争论哪所学校对我今天的一点小成绩功劳更大,不如看看哪种教育更有可能让法兰西的明天更加光明。
嗯,至少其中的一种,我们已经给过足够长的时间和足够多的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