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与魔鬼做的交易 (第2/3页)
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与《颓废的都市》相提并论,声称“‘索邦的良心’与‘一个老实的巴黎人’,本质上是同一种人!”
不过这些都无法影响莱昂纳尔在作家圈子里赢得更多的赞美!
在参加“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时,莱昂纳尔一进门,就得到了所有人的掌声。
这些法国最进步的作家们,无一例外都是普及免费教育的拥护者——实际上,这个政策也与他们的利益息息相关。
法国人的识字率越高、阅读能力越强,文学作品,尤其是的销量就越高。
40年前,法国最畅销的是欧仁·苏的《巴黎的秘密》,内容是贵族老爷夜里化身大侠惩恶扬善,阴差阳错救出沦为妓女的女儿的故事。
这本通俗单行本的销量大概是2到3万册。
而到了如今,左拉的《小酒馆》,一本颇为严肃的自然主义著作,初版就卖了5万5千册。
除了书本单价下降这个因素外,最大的原因就是教育的日益普及,让法国的读者基数大大增加了。
不过随后关于是否在声援爱德华-贝努瓦·德·维勒纳夫上,众人产生了分歧。
福楼拜对此显得忧心忡忡:“联署?这……恐怕是个陷阱。我对那个维勒纳夫写了什么并不在意,但他是个彻头彻尾的诈骗犯,罪行累累。
如果我们贸然站出来反对教会对他进行驱魔——无论那仪式多么荒谬——都很容易被曲解为是在包庇一个诈骗犯!
这会给那些教会报纸提供绝佳的弹药,他们会说,‘看!这些无神论的作家们,他们果然和魔鬼是一伙的!’”
作为经历过《包法利夫人》的审判风波,福楼拜对舆论的险恶和公众的非理性有着深刻的警惕。
左拉的观点则截然不同:“恰恰相反,居斯塔夫!正是这种时候,我们才更应该站出来!那个所谓的‘大驱魔仪式’,本身就是一出中世纪闹剧!
它企图用‘魔鬼附身’这种迷信借口来解释创作行为,这是对人类理智和作家身份的侮辱!
如果我们沉默,就等于默认了教会拥有用迷信解释文学创作和司法判决的权力!这比一个骗子的罪行危害更大!”
莫泊桑这次没有站在老师那边,他从小就极度厌恶教会,甚至故意犯错让教会学校开除他,所以态度更加坚定:“我完全同意爱弥儿!管他什么舆论风险!
只要能让那群神棍不痛快的事,我都支持!签!必须签!而且要号召更多人来签!让教会知道,不是所有人都买他们那套‘魔鬼’把戏的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