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再行绝户计 (第1/3页)
三月初六日,黑云压城。
刚刚过了卯时,一骑快马自阵中绝尘而出,停在了成都城下百步之外。
马上骑兵高举着铁皮喇叭,运气开声:
“城头上的守军听着!”
“奉我家大帅之命,特来给你等指条明路!”
声音在空旷的战场上传出老远,压过了风声,清晰地送上了垛口,
“上天有好生之德,我家大帅不愿多造杀孽,命我劝降你等!”
“如今我四万大军如今兵临城下,休要再负隅顽抗!”
“我等身为义军,向来是只诛首恶,不论胁从,更不会做那屠城之举!”
“现在开城投降,迎我义师,保你们身家性命无忧!”
“若是冥顽不灵……”
看着城下前来劝降的骑兵,不少守军,尤其是那些被强征来的壮丁和新募的民勇,脸上都露出了犹豫之色,交头接耳声渐起。
就在此时,一个铿锵有力的声音从身后的城楼处传来,压下了窃窃私语:
“休要听信贼兵蛊惑!”
“巧言令色,尽是虚言!”
众人循声望去,正是临危受命的三省总督朱燮元。
他冷哼一声,迈着大步从城楼中踏出,目光扫过城头上动摇的守军。
“贼寇就是贼寇,怎么可能信守承诺?!”
“各位不妨想想,当年的反贼奢崇明是怎么骗开重庆府的!”
“王爷和满城官绅体恤尔等,昨天特意拿出真金白银犒赏诸位。”
“可别轻易信了贼人的鬼话,免得刚到手的赏银全被抢了去!”
此话一出,原本有些动摇的守军们,纷纷惊醒。
当年的奢安之乱闹得很大,几乎四川所有人都知道,这厮是个出尔反尔之辈。
当初奢崇明巧言令色,骗开了重庆府之后便大开杀戒,搞得人心惶惶。
但他们也听说了,这帮来自川北的贼兵,似乎不像是言而无信之人。
眼见守城的将士们还在动摇,朱燮元心一横,许下了重赏:
“将士们,蜀王殿下和本官绝不会亏待你们!”
“都听清楚了,凡是坚守城垣者,每人每天,赏银五两!”
“守住一天,发一天,绝不拖欠!”
“若是击退贼兵,另有重赏!”
一天五两,这个数字对于守城的军士和民壮而言,简直是一笔难以想象的巨款,足以让他们豁出性命守城。
“誓死报答王爷和大人的恩典!”
有机灵的军官立刻带头高呼。
“城在人在!”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刚刚浮动的人心瞬间被压了下去,城头上喊声震天。
朱燮元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指着城下前来劝降的骑兵,厉声道:
“给老夫放箭!”
“把贼寇撵回去!”
得了重赏承诺,守军此刻正是同仇敌忾的时候,听到命令,立刻有十几名弓手出列,张弓搭箭。
嗖嗖嗖——
一片杂乱的羽箭朝着城下覆盖过去,虽然距离稍远,够不着城下的贼骑,但意思已经不言而喻。
中军处的江瀚见到这一幕,放下手中的千里镜,冷哼一声:
“冥顽不灵!”
“炮营给我压上去!”
江瀚虽然不知道城内有多少守军,但想来此时的官军应该凑不出多少人手。
只要能清空城墙上的守军,届时再架梯硬攻就行。
随着他一声令下,左翼的炮营应声而动,一门门沉重的火炮装载在炮车上,被牲口和炮兵前拖后推,缓缓推上战场。
为了攻下这座西南坚城,江瀚几乎把家底都掏了出来。
一共五十八门四五百斤的重炮,以及十二门千斤重的红夷大炮。
铸造这种千斤规格的红夷大炮,工部的庄启荣并不陌生,当初在陕西时,他就跟着王徵参与过铸炮。
不过,千斤重的红夷大炮还不是江瀚的目标。
如果他记得没错,在明末的辽东战区还有一种更先进、更重量级的火炮。
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定辽大将军铜炮。
作为明代军事科技的巅峰之作,这门火炮可谓是威名赫赫。
虽然大明的铸炮技术是从西方引进的,但聪明灵巧的大明工匠们,早就在西方的铸炮技术之上,研究出了自己的一套理论。
而定辽大将军铜炮就是其中的桂冠。
此炮全长十二尺左右,重量更是高达两千五百公斤,有效射程更是远超同时期的西方火炮,约有八百步左右(1200米)。
打出来的炮弹重达12公斤,能轻易摧毁城墙上的任何目标,甚至能直接打穿城墙。
在铸造工艺上,大将军更是集齐了明末时期的所有先进技术,包括什么分层模具、铜铁复合、定向冷却等等。
只不过这种火炮要等到松锦之战后才会出现,距离现在还隔了八九年之远。
但好歹也算知道了努力的方向,庄启荣一直在带队攻克这个难题。
拿着令旗的传令兵自中军小跑而出,抵达前排炮兵阵地时,辅兵和民壮们正牵着骡子,成箱的成箱的卸下火炮弹药。
“装药!压实!”
炮手们正紧张而有序地操作着,先把定量火药包塞入炮膛,随后用推杆压实,再填入沉重的实心铁弹。
待一切准备完毕,炮营的千总接过令旗,朝着身后的中军处挥旗示意。
随江瀚点头,中军处打出两道军旗,正式下令对成都城发起进攻。
在离护城河百步之外的阵地上,五十八门重炮沿着中心的红夷大炮一字排开,
“放!”
随着炮营指挥官一声令下,炮兵们点燃火门,侧身弯腰捂耳,一门门重炮由近及远,先后爆发出火光。
轰——!
中心处的红夷大炮震得地动山摇,垫在下面的散土像是沸水一样炸开。
在漫天尘土和硝烟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