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1章、纯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61章、纯臣 (第1/3页)

    这天上午,朱慈炅和徐光启聊了很久,甚至过了午餐时间。因为朱慈炅有午睡习惯,困意止不住才终止了这场君臣对话。

    事后朱慈炅和徐光启都很后悔,因为没有人记录这场对话。聊的东西太多太广,当时脱口而出,事后怎么都回忆不起具体细节。

    这个时候,朱慈炅就很怀念高起潜了,因为高伴伴的速记功力和硬笔书法都锻炼出来了。当时在场的小姨妈和庞天寿都只是十来岁的孩子,房袖完全文盲,庞天寿还在内书堂读书。

    房袖和庞天寿都听不懂两个人聊天的内容。什么道啊术的,什么技啊器的,什么向海图强,什么国之四柱,什么科举改制,什么数学为王,从技术到经济,从工业到国防,从海洋航运到星辰历法,五花八门,乱七八糟。

    徐光启简直惊呆了,这世界上莫非真有天授?

    我陛下学贯中西,天文地理,数学物理,生物医学,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博学,这世界除了我陛下谁还配这个词。

    我陛下当真是经天纬地,学究天人。

    朱慈炅也对徐光启印象翻天覆地,他的很多现代想法在老徐口中完成了大明本土化。

    我大明已经如此开放包容了吗?士大夫非敌乃助,在徐光启身上得到了验证,他的谨慎不是历史的局限,而是政治的必然。

    人才,我大明不缺人才,缺的是朕的慧眼识珠。

    我大明真的得天独厚,给朕一万个老徐,朕能统一全球。

    老徐就是大明的一道光,给朱慈炅无限压抑中带来无尽希望。

    但朱慈炅醒过来不久就清醒了,他依然要面对这无限压抑,否则无尽希望也会如萤火般消逝。

    “传成国公朱纯臣。”

    御花园中,朱慈炅结束了拳法,在缓缓散步。

    上午的很多功课没做,下午他便自觉补上,他的自律超过了很多成年人。

    朱纯臣被引到朱慈炅面前,磕头问安。

    “臣朱纯臣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成国公一脉在大明虽然一直荣耀,但也波折不断。从朱凤开始,朱希忠,朱纯臣的堂兄朱鼎臣,和朱纯臣本人都是少年袭爵,朱纯臣比朱凤袭爵还小一岁,只有十一岁。

    他兄长早夭,他是朱应槐次子,今年二十八岁,家中还有两个弟弟,二十四岁的朱荩臣和十八岁的朱元臣。

    朱纯臣能够很小袭爵除了他老爸担心朱家被人看轻的遗表,更多原因在于朱慈炅爷爷的“国本之争”,勋贵被神庙用来当作对抗文臣的工具。

    勋贵力量的效果当然很明显,否则今天坐在北京的就是朱慈炅洛阳那位叔祖。

    在国公这一块,朱纯臣比张维贤、徐希皋两个老头年轻太多了,徐希皋甚至已经有点老年痴呆了。

    让朱慈炅召见朱纯臣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成国公府并没有卷入皇店,大占皇家便宜。不管这是朱纯臣老娘孙夫人的闭门自守,还是朱纯臣本人的恭谨谦卑,朱慈炅都应该有表示。

    朱慈炅靠近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