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烽火蓟州路(二十) (第1/3页)
蓟州城东南,州河绕城而过。
大量明军哨探在付出惨烈代价后,庞大的大明营地在州河北岸拔地而起。
历时九天,朱慈炅大军终于抵达了蓟州,其中还在广济仓进行了一场歼灭战。
朱慈炅大军一步步逼近后,洪歹极军队就已经解除了对蓟州城的包围,并将营地后撤,在燕山脚下重新立营。
双方大营直线距离不到二十里,已经可以算是面对面了。
双方的斥候哨探战还在进行,甚至更加惨烈,因为回营更容易了。
皇骁卫指挥使方懋昌站在朱慈炅身后,紧握着手中长刀,面色僵硬,目光中隐隐有黯然之色。
除了一直护卫朱慈炅的一千二百精锐,他麾下的士兵已经只剩下不到六百人了。
折损近半,要是换只部队,说不定已经崩溃了,就算不崩也不会有人干这种没啥意义的自杀行为。
这三百里蓟州路,平均每里铺下五具皇骁卫勇士尸骸。
依然护卫在朱慈炅周围的皇骁卫士兵,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多了不少赏银,那是战死同袍留下让他们带给妻儿的。
但他们的目光都聚焦在皇帝左右,悲伤的神情被胜利的希望掩盖,他们坚信他们会在大明皇帝的指挥下赢得最后的胜利,留下洪歹极的首级。
新搭建的望台,朱慈炅还是骑在王坤肩上,他的肩甲垫着软貂。
朱慈炅神色平静的举着望远镜观察自己的营地,他不是将军,只是告诉这个世界自己是大明的统帅。
拒马壕沟将各个营地的防御力大大提高,每只部队也不再像孙传庭指挥时聚在一起,而是明确的分出了前锋左翼右翼和中军五营,各营之间都有一里左右的间隔。
隔河浮桥相连,还有三个后卫营,退路无忧。
整个大军营地森严,旗色分明,攻守兼备,无论如何看都知道这种布阵才是内行。
朱慈炅对熊明遇简直刮目相看。
他知道熊明遇应该算是刘一燝的半个门人,他做兵部侍郎就是刘一燝运作的,妥妥的东林门下。
东林门下,竟然也有如此领军大才。
“熊卿辛苦了。”
“不敢,都是袁抚台、孙参谋和诸将的功劳。”熊明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