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1章、忠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01章、忠奸 (第2/3页)

个毛病。

    “仰帝望轻众生,恃早慧讥宿老。”

    清楚表明袁可立注意到朱慈炅从前世带来的骄狂,一句话就是看不起人。

    “登高则慎,洞烛借光。”

    袁可立用最激烈的方式给朱慈炅人生观来了次世情教育,他希望皇帝审慎谦逊,希望朱慈炅借助大明贤才的光来照亮大明未来的道路,而不要做独夫。

    袁可立对于皇帝的成长提出了很多的意见,针对的就是朱慈炅的性格弱点。

    他希望皇帝多读书,用自己的智慧思考,而不是听信身边人。

    袁可立可能误会了,教朱慈炅的老师都在另一个时空,而不是他的身边人。

    袁可立最震撼朱慈炅的不是关于他个人的问题,而是治国思想的激烈碰撞。

    袁可立首先意识到了朱慈炅的重商主义,严厉批判了术与器,对朱慈炅试图抛弃儒家思想的倾向展开了相当激烈的分辨。

    袁可立明确告诉朱慈炅,如果他继续一意孤行,大明未来将没有皇帝的位置。即便朱慈炅本人有能力和威望保住他的皇位,一但这种洪水猛兽放出来,朱慈炅的子孙必然会失去皇位。

    朱慈炅被他的判断震惊了,因为他的思想的确是在没有皇帝的时代产生发展的。

    “三纲系命,道义维根。”

    拯救大明颓势不能用朱慈炅试图设计的方式,他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证明,道统高于生死,他不是殉君,而是殉道。

    朱慈炅突然发现,他笔记本上的革新道路,竟然不可避免的要带来大明的覆灭,皇权落幕,传承千载的文明秩序就此失衡。

    一时间,他不知道自己是要挽明,还是灭明了。

    袁可立还列举了很多商道之害,更以血诠释“义利之辩”。

    如果朱慈炅依然试图推行他的邪思魔道,袁可立要为千秋文华而死,要做华夏衣冠最后的守墓人。

    他希望以身为警,吞毒如食粽,以州河再荡汨罗涛声。

    若朱慈炅不纳忠言,他希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