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大明劫(六) (第2/3页)
在这抗疫时刻也出现了几本,朱常洵天生就具有招黑体质。
朱常洵自己也知道自己错过了朝会,可能有大问题。寅时中朱常洵就带着南监国朱由崧和颖冲王朱由渠进宫了,至于老三朱由桦,他还小,暂时没有王位。
朱常洵让他跟几个亲侄子一起,在家隔离好了,反正这帮傻孩子一起也玩得挺好,照顾好两个娃娃就行。
唉,都是一般大的娃娃,朱由梁和朱由榔比皇帝可爱好多,自己还要给大侄孙磕头认错。
不得不说,朱常洵对待几个没见过面的亲侄子还真是不错,跟自己儿子一个待遇,甚至更好,神庙这一脉如今他就是最长者了。
他有时也忍不住抱怨大哥,你看嘛,你赢了,可惜命不长,留下个娃娃皇帝,被文官们挟持,搞得宗亲们日子都不好过了。
在朱常洵眼里,该上罪己诏的绝对不是侄孙,而应该是大明的文官,孝陵大疫就是这帮混蛋搞出来的。
可惜,朱常洵等了两个时辰,其他亲王早都来了,他还没有等到小皇帝。出去一打听,小皇帝刚来过,又回宫了。
朱常洵对任太后观感挺好的,这侄儿媳妇不错,不争不抢也没有架子。犹豫了下,朱常洵让朱由崧忙自己的事,他决定去后宫,就算皇帝要罚,有任太后缓颊,也应该没有多大问题。
朱常洵刚刚挪动巨大的身体,周王朱肃溱也起身了,竟然也是要入宫见皇帝。也好,我是亲藩,你是远藩,皇帝更要给自己留面子。
两位亲王一进西宫,才发现小皇帝并没有在慈庆宫,而是随便找了个庭院,在树下打拳。
吴良辅把两位亲王引到皇帝面前,倒是挺让朱慈炅意外的,不知何事。
两人装模作样的躬身行礼,周王腰还弯了下,福王就伸了下大脑袋,主要是他也没有腰。
“免礼,找两个垫子,坐吧。周王尊长和三叔祖来找我什么事啊?”
朱慈炅继续打着自己的套路,连朕都没说,一副自家人模样。
周王岁数大,却伸手让福王先说。福王本来就懒得动,有垫子放在花台上,他也就不管了,一屁股坐下。好悬没把花台坐垮,洪武年间的花台质量真是没得说。
“嘿,皇帝啊,昨日三叔祖去城外了,没赶上朝会。”
朱慈炅动作稍停,“哦,没事。”他已经忘记了自己说过,不来的永远别来了。
朱常洵一愣,他觉得群臣弹劾,不得了的大事,小皇帝口中轻轻一句没事就没了?换到大侄子在位这不得沸反盈天,他朱常洵无视朝纲云云,满朝上下都要把他喷死。
也是,的确,皇帝谅解了就没事了,跟他父皇一模一样,哪里需要向大哥侄子在位时一样提心吊胆。
“臣觉得皇上还是罚点铜吧,要有威严。”
朱常洵想了一下,觉得皇帝这么轻易放过他,好像有点不太好,又开始自称臣了,要维护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