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大明劫(十六) (第2/3页)
良辅人虽然小,还是能干的,才几个时辰就已经将码头上的皇家用品搬回宫了,新开了一罐九真养生茶。
徐弘基穿着公爵服,裤子上居然有补丁,还故意把蟒袍下摆拉开,露了出来。
他也不再装出一副衰朽佝偻之态,深邃的目光盯着朱慈炅案头的破旧木帆船,碰都没碰一下皇帝赐下的名贵茶汤。
“谢陛下。”
朱慈炅缓缓坐回御座,见到徐弘基这个样子,瞳孔都收缩了一下,冷笑一声。
“魏国公,你的名字让朕想起了一位唐初名将。他姓刘,你姓徐,不知两朝弘基,可堪徐刘?”
徐弘基心里咯噔了一下,小皇帝这个样子,有点像传说中对付文震孟那套。可惜,老夫又不是文人。
“陛下,别听人瞎说。老臣这个弘基比夔国公差太远了,哪敢觊觎凌烟阁。什么徐刘,老臣不配,不配。”
朱慈炅眯了下眼睛。
“中山王不服,中山王委屈。”
徐弘基尴尬咳嗽,“子孙不孝,子孙不孝。”
朱慈炅看到油盐不进的徐弘基,感觉有点棘手,手指无意识的在御案敲击。
“朕记得刘弘基对不孝子孙的遗言:诸子如果有本事,就不需要多少财物;如果没本事,有些田产免于冻饿就行,还可免遭灾祸。是这意思吧?”
徐弘基讶异抬头,免遭灾祸的重音他听出来,他看了又看低垂眼眸不动声色的小皇帝,默默叹息,好妖的皇帝。
徐弘基又垂首端坐,平静开口。
“无论如何都是祖宗荫护。”
徐弘基死猪不怕开水烫,决定装死到底。你这娃娃也流着中山王的血脉,有本事你把魏国公爵位收回去,看天下人怎么看你?
朱慈炅有些怒火了,抬眼盯着徐弘基,冷漠开口。
“我大明魏国公一脉已经传了十世了吧?朕记得魏国公袭爵已经三十二年还是三十三年了。不知道,中山王一脉,魏国公的子侄辈中可有什么忠臣良士?”
徐弘基惊慌想起身,蟒袍袖摆碰落茶碗。
精致的瓷器落在古老的地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